轟地一下,弘治皇帝的天塌了,雙目發黑,險些倒在書案上。
柴升不敢抬頭,誰知安南人竟如此驍勇。
此時,殿外,王瓊提著衣擺小跑趕來,平定一下呼吸,走進奉天殿中:“臣王瓊,見過陛下。”
“國庫還有多少庫銀?”弘治皇帝直接問道。
“四百餘萬兩,不過,除去要發俸祿、西南軍餉、大運河修繕,隻有三十萬兩可動用。”王瓊道。
弘治皇帝的心墜下萬丈深淵。
謝遷歎息道:“臣等當初,便諫言不可修大運河。”
柴升也道:“陛下,當務之急,是召百官商討,多地需賑銀,無靡費對安南出兵了。”
言外之意,斷掉西南的軍糧。
謝遷頷首點頭:“安南還不足為俱,心腹大患是西北的韃靼。”
堂堂大明,被安南打敗,將在四夷中顏麵盡失。
但如今二十七地地崩,朝內自顧不暇,賑銀都發不過來。
韃靼人又趁機對寧夏出兵,
天要亡大明不成……
弘治皇帝坐在龍椅上,深吸了一口氣,很快冷靜下來,傳旨道:“令百官上朝。”
不多時,奉天殿。
百官在底下竊竊私語,快午時了,陛下怎麼還召他們上朝?
弘治皇帝沉聲道:“今日多地傳回疏奏,地崩有二十七地,韃靼趁機出兵,西南戰事大敗。
朕決定,斷西南軍響,傳令撤軍。
大運河,也暫且先不修了。”
百官中一片騷動,竟有二十七地地崩。
一處地崩,就需賑銀二三十萬,且免稅一年。
嚴成錦仔細思索片刻,韓文領大軍還在安南,此時斷糧,易令全軍覆沒。
“臣以為不可。”
都察院的方向,一道平靜的聲音響徹大殿,令大殿全都安靜下來。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朕知道,出兵安南和修整大運河,都是嚴卿家諫言,並無怪罪你之意,你就不要勸諫了。”
嚴成錦躬身道:“臣知道國庫告急,但有一法,可令西南繼續進兵,大運河工期如期進行。”
“哪裏來的銀子?”
“發行戰爭國債。”
維多利亞女王,沒有錢完成海外擴張,但她發行戰爭國債,讓資本出錢,擴大了海外殖民。
弘治皇帝露出疑惑的神色:“何謂國債?”
百官同樣一臉茫然。
“也就是,朝廷向士紳借錢,給士紳一張借條,並承諾按月給利息。”嚴成錦言簡意賅。
向士紳借錢去打仗,倒是聞所未聞。
百官一臉茫然。
嚴成錦繼續道:“並非一定是支付利息,也可以戰利品,讓士紳瓜分。”
弘治皇帝問:“若是輸了呢?”
“朝廷舉債度日。”
輸了,會引發朝廷金融危機。
將國內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戰爭中,意味著,朝內的物資和錢銀陷入匱乏。
且,士紳對朝廷失去信心,轉而擁護起義的軍閥,比如寧王。
嚴成錦皆考慮到了。
柴升籲歎一聲:“士紳豈會願意掏出銀子?”
“柴大人說的不錯!”王瓊道。
換成是他們,也不願意白掏銀子給朝廷去打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