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人大軍還沒到,王守仁便在會安城講心學。
朝廷,想將安南作為第十五個布政使司,但戰爭,卻讓百姓以為朝廷大軍,是十惡不赦的侵軍,要守衛生存之地。
每當韓文攻下一城,都需要安民。
王守仁道:“傳本官旨意,將搜刮來的軍糧,分給百姓,隻留十日軍糧,家畜一概不留。”
安民,最好的辦法就是賑濟糧食。
百姓苦安南的皇室,隻要讓有立錐之地,不受饑寒所迫。
誰當國王,都不再是重要的事。
李福安見他去講學,小心相勸道:“朝廷讓你十日內攻下安南,你還有心思傳道?
就算安撫了民心,十日內也攻不下安南,你可否不要怕連累了咱?”
王守仁這次沒有拔劍:“李公公說得不錯,本官有一差事交給你,去暹羅傳旨,出兵安南,若不出兵,他日朝廷,必定征討。”
李福安嚇壞了,哆嗦地道:“陛下何時下過這樣的旨意?你這是矯旨!”
“陛下下旨,西南諸事皆由本官統帥,你違抗本官的命令,就是抗旨。”王守仁又拔出劍。
暹羅在安南國旁邊,若乘八百裏快馬,三日可得援兵。
暹羅受安南威脅,害怕其壯大,早已想將安南除去。
加上朝廷的威壓,不敢不出兵。
李福安嚇壞了,都說讀書人講道理,王守仁這狗東西動不動就拔劍。
王守仁平靜道:“若四麵楚歌,東京城必軍心潰散,彼時,我等無需到東京城,韓文就可以率八萬大軍,一舉攻下安南。”
若一封封戰敗的軍報,傳入東京城,將士必無心再戰,不堪一擊。
東京城固若金湯,若是借城牆防守,他半月也未必能攻下來。
這是最快擊潰安南的方法,命人傳戰報,四路大軍壓進。
李福安忙騎上黑馬,被京營精騎裹挾,前往暹羅。
……
東京城,
禦座上,黎誼若有所思看著疏奏,“安南絕不會成為大明的布政使司。”
“國王聖明!”
“我等戰敗大明一次,就能敗它第二次,大明精兵在此處,不如我安南!”
大殿中,群臣皺著眉頭怒斥。
亦有冷靜的老臣,認為若大明被惹怒,安南必遭滅頂之災。
“國王,斬大明使節乃是簡修公所為,不如派使臣前往大明,解釋清楚?”
“這次大明要派三十萬大軍來征討,還未開戰,講和還來得及。”
他們是先皇的心腹,怕新王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理智。
朝中,有許多被簡修公收買的人,煽風點火。
“如今,大明主將龐渭的腦袋,還掛在城牆上,五百象兵,足抵千軍萬馬,王守仁率領十萬大軍來,又如何?”黎誼自信道。
“不錯,王守仁前出使過安南,區區文官而已。”
其他大臣附和,王守仁曾出使暹羅和安南,遊說交易鐵具,好像是個呆子。
“傳朕旨意,將王守仁的腦袋割下來,掛在城頭。”
黎誼稱呼一改,自稱為朕,決定徹底與大明決裂。
兩日後,許進忠率領十萬黎人大軍而來。
見了王守仁,哈哈大笑道:“沒想到,嚴大人又舉薦你出征了。”
許進忠見過王守仁的本事,心知這小子看著木訥,卻有大智慧!
王守仁躬身作揖道:“有勞許兄,將兵馬分為兩股,一股由許兄統領,從清化北上,一股由本官統領,由越池南下,十日內拿下東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