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八位賢王(求月票)(1 / 2)

嚴成錦看向楊隨守,不解道:“屯田營就是為耕田而組建,為何不能,楊大人可曾聽說過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和調動生產積極性?”

大殿中噤若寒蟬。

諸公麵色漸漸通紅,他們自認是學富五車,貫通古今。

可當嚴成錦提出生僻的辭藻時,他們絞盡腦汁,最後,卻發現自己真的不知道。

甚至,從未聽說過。

羞恥感襲上心頭,幸虧,大家都不知道,那就隻有一種可能,此子胡說八道!

劉健和李東陽幾人則不認為,畢竟,在廟堂上胡說就是欺君,嚴成錦不敢。

弘治皇帝熟讀宮中典籍,掃了大殿中的臣子一圈,神色皆是茫然,便問:“嚴卿家,何謂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和調動生產積極性?”

大明是農業大國,又出於發展中,嚴成錦認為是時候普及這兩個治國概念了。

大殿中一片寂靜,但沒有人出聲打擾。

眾人知道此子在醞釀呢。

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就是九九六,嚴成錦想了想道:“所謂人力資源充分利用,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諸公以為讀書人才有才華可言,殊不知,士卒、班匠、耕夫、織女皆有才華可言,並非拘泥於作文章。

屯田營士卒的才華,是耕種田地。

據臣所知,屯田營士卒有五萬人,耕種軍田有富餘一萬,可令其耕種皇莊,省出雇傭佃戶和力役的銀子。”

京畿中,皇莊和官田占據最多,軍田最少。

反而在九邊軍田多。

京營屯田營的士卒,是原京營淘汰下來的老弱病殘,一直沒遣散。

百官目光落在嚴成錦身上。

嚴成錦繼續道:“百姓不用顧及朝廷的徭役,可安心耕種自己的田地,就會更賣力的幹活,畝產也隨之提高,各府各州縣按期繳納稅賦,國庫就會日益充盈。”

國庫貧血,原因主要由兩個,一是交不上來,二是揮霍無度。

弘治皇帝向來節儉用度,不存在揮霍無度,隻剩第一個。

李東陽幾人露出恍然之色。

儒家治國的道理中,亦然有提及,隻是諸公知紙上談兵,不能實戰用於治國上。

張敷華適時抱著芴牌:“軍糧出自國庫和內帑,交給屯田營,不失為好事,臣聞,太監壓迫佃戶,使力役逃亡,若交給兵部,臣竭盡全力替朝廷管轄。”

皇莊,是朝廷的弊政之一。

他入京為官,就是施展自己的抱負,為朝廷建立功績。

大殿中漸漸安靜下來。

弘治皇帝權衡利弊:“文書房擬旨,皇莊移交兵部,召回監管太監。”

楊隨守眸中微動,勸諫不成,反而把自己暴露了。

嚴成錦低頭沉思,

變製出現了一次變故,日後陛下和諸公改製,將會變得更加慎重,隻會越來越難。

下了值,李府。

李東陽命人備上酒菜,全府上下忙碌,管家從未見過老爺如此奢華待客,貴客是誰?

姑爺?

李管家覺得不可能,姑爺向來不來府上用膳,老爺也不待見他。

不多時,一頂老舊的紅蓋轎子停在府門前。

張敷華與李東陽感情甚篤,常有書信往來,兩人同是天順八年的進士,相識有三十餘年了。“賓之兄何故如此隆重,敷華受之有愧,今日來,是有事想求賓之兄。”

李東陽知道張敷華為人清直,並未直接拒絕:“公實兄直言。”

“寧王朱宸濠在南京樂善好施,修繕房屋收納流民,在封地上,免去稅賦,深受南京百姓擁戴。

賓之兄也清楚,鄱陽湖一帶湖盜猖獗,王府的糧食押運,需過鄱陽湖。

這次入京,他托本官向陛下請乞,準許建立王府的衛隊,五十人足以。”張敷華道。

寧王請乞衛隊?

李東陽捋須沉思起來,隻要五十人,不可能想造反。

張敷華道:“寧王的疏奏,應當入京了。”

不知朱宸濠通過誰呈遞疏奏,內閣竟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