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難以采摘,需要耗費成百上千力役,由采摘到涼製,耗時極長,最後晾幹才得幾斤,還不足補朝廷定下的稅額。
年年欠稅賦!
此物隻能供貴族享用,於百姓無益。
他多次上書請罷,皆被朝廷駁回,若嚴成錦能幫他廢除紅花稅,可令西北的稅額,減去大半。
……
一晃兩月過去,京城,
嚴成錦讓人將京城的養豬戶找來,口傳經驗,由文官編撰,寫成母豬產前養育和產後護理。
藩王大多沒有養殖經驗,亟需一本養殖手冊。
寫成之後,再交給王不歲刊印,送去各地的王府。
劉健扶著額頭,有些疲倦地看向旁邊的侍奉翰林:“嚴成錦又不來閱奏,去哪兒了?!”
翰林低著頭,哆嗦:“在戶部衙門,命人寫豬圈養殖之法。”
唉!
值房中響起兩聲嗟歎,李東陽心裏把嚴成錦臭罵一遍,今夜又要加班了:“劉公,將這些疏奏交給愚弟吧。”
“賓之,你如此慣著此子,非長久之計。”謝遷板著臉。
李東陽點頭嗯了一聲,也是極為無奈。
劉健欲言又止,下了值回到府中,在正堂坐了許久,也沒緩過神來。
劉來剛從宮中出來,見父親坐在正堂中:“父親身體不適?”
“為父想致仕了,回洛陽老家,頤養天年,想到你一人在京為官,頗為不舍。”
劉來麵色平靜:“父親放行向陛下請乞就是,不必擔心孩兒。”
劉健猶豫幾日,陛下未必會批準,故而,等有了萬全之策,再向陛下諫言。
這一日,嚴成錦來到內閣,文官抱著一摞疏奏進來,遞給他一本:“嚴大人,寧夏送來的疏奏,指名讓嚴大人閱奏。”
老爹的疏奏?
嚴成錦打開看了眼,是寧夏知府孫景文,與其說是疏奏,不如說是直接寫給他的。
尤其是這句“懇請嚴大人為寧夏百姓請命”。
據他所知,陛下和諸公都喝紅花茶。
紅花被傳有延年益壽的功效,要陛下廢除,隻怕極難,且紅花不是哪兒都能種,寧夏紅花尤為名貴。
“李公,這裏有一封疏奏需批閱,是寧夏孫景文所上。”嚴成錦遞過去。
李東陽頭也不抬:“何事?”
“請罷紅花稅目。”
劉健微微抬頭,他的茶杯裏還泡著呢。
謝遷也望過來:“紅花屬宮中貢品之一,不是桑麻,想要請罷,需陛下首肯。”
陛下不煉丹,但講究養生,尤其看重紅花。
這疏奏上來過一次,但被陛下留中了。
李東陽仔細看了眼,雖是寫給嚴成錦的,卻也陳明了利弊,頗為詳實。
“你是何意?”
“下官的意見不重要。”
“……”劉健。
“……”謝遷。
見李東陽不苟言笑,嚴成錦躬身道:“下官以為,應該請罷。”
劉健沒好氣地道:“陛下向來節儉,你可知,卻為何唯獨不準罷此物?”
陛下很會過日子,恨不得一個銅板掰成兩瓣用,也體恤百姓。
不願意的話,隻有一種可能。
嚴成錦不確定地道:“皇後娘娘?”
李東陽點點頭:“不僅是娘娘,仁壽宮的王太後,還有太子妃,以及藩王和大臣的女眷,皆用紅花。”
嚴成錦心中微動,他想起來了,紅花還有美容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