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登基大典(1 / 2)

從乾清宮回來。

劉健和蔣冕幾人麵色各異,太子喜歡與嚴成錦勾結,嚴成錦擅變祖製,不知登基後,會變成何種局麵。

“下官這身官衣,隻怕穿不長久了。”蔣冕苦笑道。

李東陽搖頭:“敬之兄太小看太子殿下。”

太子認真起來,比陛下當年更聰慧和賢明,時常語出驚人。

尤其這些年微訪民間,更知百姓疾苦。

劉健點頭:“殿下不想當皇帝,正是由於知曉皇位所承職責之重,若是貪圖享樂,早已欣然接受。”

謝遷嗯了一聲:“陛下此時傳位,太早了些。”

此時,東宮。

嚴成錦被拉到寢殿,朱厚照有些緊張地道:“老高,本宮要當皇帝了,怎麼辦?”

父皇明明能多幹十幾年,卻想當太上皇。

聽說,奉天殿的疏奏,從早晨卯時到深夜亥時,也閱不完。

他就算再快,也要兩個時辰。

“殿下何必慌張?內閣和六部大臣比殿下還著急。”

“對啊,他們也不想本宮當皇帝,”朱厚照樂了。

消息傳到六部值房和翰苑。

兵部,值房。

張敷華麵色凝重,擁立太子繼位是作為臣子忠義。

可如今弘治皇帝年富力強,卻要傳位給太子,不是明智之舉!

“陛下明知嚴成錦常變製,又與太子交往過甚,為何要傳位太子?”

若太子與嚴成錦一起變製,誰還能阻止?

王守仁道:“正是深知太子與嚴大人交往過甚,才要傳位。”

張敷華和主簿們視線一轉。

王守仁繼續道:“太子登基後,若支持嚴大人變製,陛下不會置之不顧,還會理政。”

陛下定會教導太子如何當皇帝,如何理政。

弘治皇帝的性子,事必親躬,恨不得事事過目。

一個不習慣安逸的人,豈會真正放任朝政?

反之,陛下駕崩後再傳位,反而沒人能管得了太子。

張敷華臉上露出明悟。

翌日,早朝。

弘治皇帝掃視殿中一圈,沉聲道:“昨日之事,想必諸公都知曉了?”

大殿中沉寂片刻,隨即,跪倒一片。

“陛下三思!”

內閣和六部大臣麵色各異,卻也勸道:“陛下還可再勤政十年,十年後,再傳位太子不遲。”

弘治皇帝搖頭:“朕還會繼續理政,諸公放心便是。”

基於當年他登基的經驗,皇帝就算登基,真正掌握權力,也要三五年時間。

這期間真正掌權的,是內閣大臣。

但如今他在位,可以幫助太子渡過這段時間。

“朕深思熟慮後,才做出此決策。”

嚴成錦眸中微動。

明中期以後,內閣大臣的權力越來越大,原因正是由於。

新皇登基時太過年幼,無法把控朝廷,權力旁落到內閣大學士手中。

嘉靖和萬曆,登基時皆由大學士把持朝政,弱冠後才漸漸奪回權力。

年幼的皇帝登基,需有賢臣輔佐過度,才能穩定國本。

最年幼的皇帝是弘治皇帝的爺爺朱祁鎮,登基時才八歲。

但有賢臣三楊內閣中的楊士奇和楊簿輔佐過渡,才未出大亂。

弘治皇帝或許是想當太子的過渡之人,實則還監察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