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值房。
宋振朝門皂躬身:“勞煩通報一聲,那位大人真的囑咐過下官,有事可來都察院。”
今日,吏部召集考核的官員入京。
宋振去了吏部值房,才知道得了下等評定,要被罷官。
門皂道:“都禦史大人從不幫人辦事,你回去想其他辦法吧。”
宋振麵如死灰,那人究竟是不是嚴大人?
這時,一個口中戴著人籠嘴的官員從身邊走過,看官衣上的補子就知道是都禦史。
“嚴大人?下官有事相求。”
嚴成錦未看他一眼。
葉準走過來道:“你先出宮等著,都察院乃朝廷監察重地,不得在此處求人辦事。”
嚴成錦來到奉天殿。
方才,都察院的文吏傳來消息,太上皇知道他與朱厚照去順義承包草場。
此時,正巧朱厚照從東閣走來。
朱厚照看向嚴成錦的袖口,樂道:“老高,父皇要收回順義草場,你可有準備?”
“有一些準備。”
嚴成錦率先走進大殿中。
太上皇將內閣和九卿召來了,諸公回過頭看向嚴成錦和朱厚照。
還不等兩人開口,太上皇弘治先板著臉道:“寡人聽說,你二人去了順義,還逼迫宋振養黑白神牛?”
朱厚照梗著脖子道:“宋振無能,兒臣才幫他想法子……”
“你住口,嚴卿家你來說。”太上皇弘治看了過來,淡淡地說道。
劉健知道此子來奉天殿,必有準備。
一時間,所有大臣皆看向嚴成錦的袖口。
隻見,嚴成錦從袖口中抽出一卷冊子:“太上皇,這是順義的新邸報。”
太上皇弘治有心裏準備,可看到新邸報時,麵色仍忍不住難看起來。
邸報上的場景,就猶如他當初看到保定和河間府的場景。
劉健麵色微動。
“順義縣也是京畿之地,怎麼會貧窮至此?”
順義有新邸報傳入京城。
但各地傳回的新邸報太多,太上皇弘治命司禮監挑三份出來,呈給他,蕭敬報喜不報憂。
嚴成錦道:“順義草場侵占百姓的良田,裏甲製又使百姓不能遷移,才會有這番景象。”
蔣冕心中咯噔一下,嚴成錦向來不會做無用之功。
這家夥該不會要改裏甲製吧?
洪武十四年,高皇帝下令推行裏甲製,為更好管製百姓,以及繳納賦稅和征服徭役。
裏甲製,可謂是大明治理天下的根基。
劉健也猛地回頭看過來。
六部和五寺官員的表情大抵相同,此子剛才提到了裏甲製!
韓福麵色凝重看向太上皇弘治,百姓雖可以走出原籍地,但不能在他處入戶,裏甲製一直未動。
大殿中頓時安靜下來。
這時,朱厚照小聲道:“老高,你不會要取締裏甲製吧?”
他感覺嚴成錦帶他去順義,還有更高的意圖,一不小心竟沒猜出來。
視線彙聚於嚴成錦身上。
嚴成錦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元璋製定裏甲製,將百姓圈在一定範圍內生活,為了繳納賦稅和服役。
但裏甲製沒有維持下去,在明末分崩離析。
一來是由於人口數量不停地增長,原籍地難以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