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是資本萌芽越來越明顯,村裏由百姓變成紳的人,越來越多,不再服從裏長的管製。
如今,人口膨脹和商業繁榮比曆史上更快,裏甲製需要整飭。
但從諸公的表情就能看出,肯定會揍死他。
得讓張彩來說…
“臣未說過。”
“太上皇,順義縣草場一事如何處置?”韓文抬頭問道。
“父皇,朝廷可以將韃靼作為大明的草場,但順義的百姓不能遷移,隻能依靠神牛征收賦稅,若您將草場收回,便是奪百姓口食。”
朱厚照振振有詞地道。
太上皇弘治知道有理:“且先放一放吧。”
韓文又問道:“宋振的官職?”
太上皇弘治看向嚴成錦問道:“可替順義百姓增添多少賦稅?”
“兩千兩。”
嚴成錦保守估計,一年隻能納兩千兩,等奶牛的數量壯大到一萬頭,到時候稅賦就慢慢多了。
畜牧業才剛起步,至於如何讓它為百姓帶來經濟收益,實現盛世,嚴成錦還沒想出方法。
興辦養殖場,是上一世經濟發展到瓶頸的過渡。
喝酒應酬,使得大量肉食被需要。
如今,除親王養豬外,奶牛養殖是第二大畜牧業。
太上皇弘治道:“宋振的官職也且先留著吧,若一月後,夏稅繳納不足兩千,再罷去官職。”
諸公並未反駁,此刻的心情皆在裏甲製上。
劉健幾人深諳嚴成錦的行事作風。
出了大殿,李東陽堵住嚴成錦:“裏甲製,以一百一十戶為裏,擔任裏長者,皆為士紳,天下有多少裏長,這是傷筋動骨之事,你不可胡來。”
裏甲製維持了一百年,裏長全部變成了士紳,他們督促裏中的生產和繳稅。
可以將自己的賦稅,攤到其他百姓頭上,逃避徭役,享受許多優待。
若對裏甲製整飭,必會引起士紳的不滿。
“下官絕對不會亂來的,多謝李公提醒。”
下值後,蔣府。
蔣冕剛回到府中,韓福後腳就上門拜訪,如今朝中除了三閣老,也隻有蔣冕最善謀略了。
喝過茶後,韓福道:“今日嚴成錦在朝堂上提及裏甲製,蔣大人怎麼看?”
“裏甲製已推行一百年,天下安定,是朝廷治理天下的根基。”
蔣冕並未評價嚴成錦,若是閣臣相互內鬥,不利於朝政。
但話語中的意思,已是很明顯。
韓福點頭:“下官也是這般認為,隻是嚴成錦總是有許多謀略,不知這次會做出什麼來。”
“要改裏甲製豈會這般簡單,韓大人若將消息放出去,百官和京城士紳必會反製嚴成錦。
但本官猜,嚴成錦也會想到此處,不會輕易請乞,韓大人放心吧。”
蔣冕不擔心,裏甲製牽扯許多利益,裏長不會讓嚴成錦胡來,單是士紳上書請命,嚴成錦就受不了。
更遑論,宮中百官也不讚成。
韓福點頭:“如今多地起兵造反,貧苦百姓對朝廷不滿。
若士紳也對朝廷不滿,大明真就岌岌可危了。”
蔣冕提醒了他,嚴成錦無法從三方中找出折中的辦法,裏甲製便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