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
朱厚照就拖著黃花梨大板子出門,大板子有兩條長腿,腿下是橡膠做的輪子。
碾壓過金磚時,無不咯吱咯吱作響。
禁衛和百官詫異地側目,正要嗬斥誰人在宮中喧嘩,卻看見那雙粉底皂鞋。
旋即,又聽到朱厚照訓斥小太監沒有力氣的聲音,禁衛和百官紛紛低頭,沒敢深究下去。
左掖門,李東陽和劉健等人聽到鬧心的聲音。
想回頭訓斥,看見朱厚照便一言不發了,目光落在黃花梨木板上。
“這就是嚴成錦折騰出來的玩意?”
一會兒上了朝堂,就知道要怎麼用了。
不過,諸公依舊疑惑,嚴成錦要怎麼讓新皇和太上皇比功績。
大家都裝模作樣沒看見朱厚照經過,嚴成錦看了眼黃花梨,稍後回都察院要把黑板這項發明補上。
奉天殿。
太上皇弘治欲言又止,終究還是忍住了。
昨日,派人去東宮探查,知道嚴成錦要用這木板的用途,這便相當於善政和弊政,都披露在朝野中。
可這逆子居然敢跟寡人比功績,他有功績嗎?
太上皇弘治惡狠狠地盯著嚴成錦,兩個沆瀣一氣的家夥,“嚴卿家,說說看吧!”
嚴成錦微微點頭,卻看向了朱厚照。
該跟朱厚照說的都說了。
朱厚照心情極佳:“這板子分為兩半,每日天下傳回的政事,若是善政則釘在板上。
父皇的功績釘在右側,兒臣的功績釘在左側。
一月一清算,由史官記錄入史冊。”
諸公不禁眼前一亮,比功績事小,記入史冊就玩大了。
就算是暴君,也極愛惜自己的羽毛,讓史官將不好的史料抹除。
開朝時,高皇帝僅僅為畫一幅畫像,殺了兩個畫師,可見賢君之名,對皇帝有多重要。
劉健小心翼翼地看了太上皇弘治一眼,太上皇麵色雖難看,卻未製止。
諸公見狀,也都乖乖閉上嘴巴。
新皇好鬥,喜歡爭強好勝,這是缺點,但有比功績卻是好的,就如同兩個赴考的儒生,比誰能奪得狀元。
這是好事,不過,他們不看好新皇就是了。
“寡人準你,開始廷議吧。”
朱厚照趾高氣揚地從懷裏掏出一張紙,貼了上去,還不忘彈了彈紙角,“平定南昌之亂,是兒臣的第一件功績,兒臣領先一籌。”
朱載堃大眼睛看著自己的父皇。
太上皇弘治氣得胡子抖了抖,可事實上,新皇舉薦嚴成錦掛帥南下,又偷偷跑去南昌領兵,破了南昌城北門。
總歸算起來,應當算是新皇的功績。
嚴成錦目光炯炯,即便太上皇強行說是自己的功績,也會被諸公鄙視。
所以,無可厚非,這算朱厚照的功績。
“你的便是你的,寡人還要與你爭不成?”
百官抬頭看著禦階上的黃花梨木板。
如此議朝事,倒功績分明,也不擔憂有不公平之處,兩位皇帝勤政,是萬民的福氣。
太上皇弘治皺著眉頭:“諸公有何事要報?”
劉健和李東陽交換了一個眼色。
“南昌百姓的安撫政令,家中無壯丁者,一戶給栗米兩石,布二匹,良田一畝,家中有孩童無壯丁者,一戶給栗米五石,布六匹,良田三畝……”
南昌知府劉介上疏,
寧王將六十萬人撤出海外後,南昌成了一座沒有壯丁的空城。
而且,寧王原先的數萬頃良田,也變成了無主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