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敕封爵位(1 / 2)

李東陽有些納悶。

楊一清性子像劉公一樣固執,又對嚴成錦頗有怨言,怎會主動應了去島國換兆番回來?

嚴恪鬆隻覺得與自家兒子有關。

應寧去了府上一趟,就這樣了。

成錦興許是怕爭兵部尚書之位,才彈劾的吧,想到這裏,心中竟有股愧疚之感。

朝堂中,百官各自猜測楊公去島國的真意。

被嚴成錦抓住把柄了?

“諸公不必多慮,本官去島國鎮守,自是想替朝廷效力。”

楊一清聽嚴成錦說,李兆番挖的銀礦興許很快就要枯竭,其他礦脈則掌控在大名手中,該用兵了。

李家小子雖懂兵法,可比王守仁差得遠,自是沒有法子守住兩處礦脈。

朱厚照摸著光潔的下巴,老高這家夥突然彈劾楊一清,楊一清又突然要請旨去島國,兩人還一同走進大殿……

八成又是老高的主意。

“準乞,楊師傅破瓦剌有功,此去島國,就封楊師傅為平南伯吧。”

李東陽無意見,破了瓦剌王庭乃是大功,該封伯。

可是,楊一清為何要去島國?

楊一清似乎並不在意。

當他剛才在偏殿與嚴成錦會晤的一幕,被史官繪記在案,若有盛世,自會留名青史。

這便足夠了。

“瓦剌上方是大公國,朝廷還需商議,該如何管製。”

瓦剌和韃靼一樣,疆域遼闊。

漢人不願在那種地方生存,就算打下來,也需派人去鎮守。

否則,徒徒落入大公國和女真人手中。

楊一清又繼續:“此前,臣與唐宋商定,要分唐宋三分之一疆域。”

李東陽對唐宋東征西討有些了解。

唐宋漸漸壯大,對大明未必是好事,“臣以為,不該分給唐宋。”

“李公所言不假,此朝有香料可交易,日漸繁盛,若再得到疆域,恐怕會成朝廷的威脅啊。”蔣冕道。

楊一清抬頭:“為請唐宋出兵,臣已答應了。”

“準奏。”朱厚照也不是願意吃虧的人,豈能白白送給大公國,“老高,輿圖上為何沒有大公國?”

這廝該不會想打下來吧?

嚴成錦開口道:“新皇,還是先議瓦剌一事,臣以為該重新分配土地,牧民一戶封百畝草場,建立律法,令衛所官兵戍邊。”

上一世,草場是劃分好的。

廢除部落統治,誰也別想大量蓄養私奴,這樣日後想起兵就難了。

而且,給牧民分發牛羊,也會讓他們在草原上安定下來,不至於四處遷徙。

“這,不如作為藩王的封地。”謝遷道。

高皇帝時,就將寧王封在九邊草原上,這也是可以作為封賞的土地啊。

嚴成錦卻搖了搖頭,道:“下官以為不可,朝廷雖可以將這裏作為封地,可交給藩王治理,意味著能蓄養私奴,難以將虜人漢化。”

朱厚照仔細想了想,命穀大用去文書房擬旨。

……

李府,

李東陽設宴給楊一清餞別,邀謝遷和蔣冕等內閣幾人同飲。

唯獨沒請嚴成錦。

“應寧,可是有事不便於朝堂道明?小婿若有栽贓,老夫隻會秉公。”

李東陽懷疑楊一清有事瞞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