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五月初。
春暉映著簷上白雪,一輛馬車壓過半指厚的烏黑雪層,細細作響。
下馬碑前,張璁看見一輛藍蓋馬車,雙眸放光,“嚴大人來了。”
“秉用兄,你真要去都察院?”
入宮將近半月,吏部很快會安排觀政。
夏言不想去都察院當禦史,六部中隨便選也比都察院好,更遑論,他是一甲第二,能輕易進入吏部。
雖然心中崇敬和感激嚴成錦。
但好不容易入朝為官,他也有自己的抱負,想大展宏圖。
“公瑾兄,不會有錯,你跟我入都察院,升遷要比在吏部快!”
張璁好言相勸道,他主意到,方學和王守仁等人,跟著嚴成錦,已經是上三品官員。
還有宋景和謝丕,是從三品。
最差的鄭乾,也有正四品,多少狀元入宮後默默無聞,哪裏見過這般年輕的四品啊?
李東陽和謝遷等人雖也有權勢,卻不會這般提攜下屬的官員。
最最最重要的是,嚴大人當年,也是這樣升遷的。
“恕……恕在下,不能從秉用兄。”
下了馬車,嚴成錦就看見兩道人影鞠躬,不知道兩人來找他幹什麼。
“學生,想入都察院觀政,還望嚴大人準許。”
張璁躬身。
說完後,碰了碰夏言的袖子,夏言卻道:“學生見過嚴大人。”
嚴成錦眉頭一皺,大概猜到了張璁的來意,若他不幹涉,兩人就會被安排到吏部觀政。
而張璁卻來找他,要進都察院,這眼力難怪能在史上混得風生水起啊。
“本官不舉薦,也不收門生。”
嚴成錦從兩人身旁走過,直接來到左右掖門排隊,今日,沒有重要的朝事商議,在大殿中站了一刻鍾,就各回各值房。
方學走到蔣冕身後,打斷了將蔣冕的垂頭苦思,“蔣公,嚴大人在看您的宗卷,或許要彈劾您了。”
蔣冕:“多謝方大人。”
方學:“您應該謝嚴大人,是他讓下官告訴您的。”
蔣冕氣得滿臉通紅,險些要罵出聲來。
現在彈劾,都上門通知了嗎?都察院真是越來越人性了啊,百官滿臉好奇的看過來。
李東陽十分頭疼,此子又要彈劾了,“敬之,愚兄去都察院看看,定是寫錯了。”
盡管心中清楚,此子行事千思萬慮,定是不會寫錯的。
可也要讓此子,打消如此危險的念頭。
李東陽心中腹誹,抓著芴牌大步走進都察院,卻看見嚴成錦坐在書案上,看的正是蔣冕的宗卷。
頁角泛黃脫色,定已被此子翻閱了千百遍。
“你要彈劾內閣蔣公?”
知道自家嶽父急公好義,尤其是對有功績的老臣,嚴成錦早就等李東陽多時了。
“下官有事與李公商議。”
“什麼?”
“內閣大學士五年一製,借彈劾蔣公的名義,向新皇請乞。”
李東陽不知道的是,內閣大學士在從正德朝開始,權柄越來越集中,甚至能不經過皇帝,決定朝中大事。
張居正和徐階,初入官場時,清如白水,坐久了難免會被銅臭玷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