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
楊一清率領大軍征討大名足利義晴,奪得南部疆域,十五萬大軍繼續北上。
“該傳書回京了,命人備船吧。”
幕府越來越勢薄,這次冬征必定會敗亡,也不知要島國這片疆域做什麼,適合耕種的土地並不多,還是傳信回朝廷,看如何安置吧。
“大人,石見有銀礦為何不攻?”
“石見由大內氏守護,吾等若出兵,其必會求助幕府,不如逐個擊破。”
楊一清命人傳書回京,看如何安置這些土地。
……
京城,
嚴成錦跟著太上皇弘治來良鄉。
讀書人很喜歡這位新來的私塾先生,滿腹經綸,博古通今,學問絲毫不比劉公差。
“在下對朱先生所言有疑惑,想探討一二!”
太上皇弘治有些不喜,正講得津津有味呢,卻忽然被這書生打斷了,仿佛像朱厚照那逆子般討厭。
嚴成錦微微看過去,這個書生真是憤青啊,又轉頭看了眼蕭敬,不知這書生能不能活到明日。
“你有何要討教,不能私下與某請教?”太上皇弘治道。
底下幾個讀書人有些不樂意。
自從這個姓朱的老儒生來後,劉公和蔣公講的經文就少了,被此人占去大半。
萬一是無才之人,豈不是誤人誤己?=
“敢問先生,可有功名在身?”
太上皇弘治老臉微微一怔,功名是賜給你們的,我要功名做什麼。
“沒有。”
堂下一陣非議聲,原來是紙上談兵啊。
劉健麵色難看起來,太上皇雖沒有功名,可若按如今的學識來度量,考個一甲前三不成問題。
也算是當今的大儒啊!
“敢問先生,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遊,是何意?”
嗯?
嚴成錦微微抬頭,想不到這個愣頭書生有幾分才氣,此題若是答字麵意思,就錯了,要升華要影射。
“去查查這個書生的底細。”
鄭乾快步跑了出去。
“林子深密就有百鳥來棲息,河水深廣就有魚群來遊動,寓意仁政積累多了,百姓自然會歸順。”
太上皇弘治言簡意賅,卻一語道破。
書生氣急,自知才華不能與眼前的老儒生相比,悻悻的坐下。
半時辰後,馬車上。
太上皇弘治麵色有些不悅,看得出來剛才那書生還是沒有心服口服,“寡人明日再來,看他服不服。”
蕭敬低著頭,今晚要不要派人把那儒生推下良江?
嚴成錦微微抬頭,道:“下官方才派人,查了那書生的底細,是個學儒學的愣頭青。若是學理科的書生,定不會這般問。”
說著,把鄭乾給他的宗卷,轉手給了太上皇弘治。
那個書生苦讀十餘年儒學,落榜兩次,磕磕絆絆考中鄉試,隻等三年後再來。
太上皇弘治合上冊本:“嚴卿家想說什麼?”
嚴成錦推斷許久,又沉吟片刻,才開口道:“臣想在科舉中,增添理科。”
蕭敬白了嚴成錦一眼,這家夥特意陪太上皇來良鄉一趟。
他都懷疑,剛才那個書生是不是此子安排的。
太上皇弘治捋著山羊胡,前幾日,這小子才請乞入太子講學,如今又要入科舉。
“你在前幾日,就想好了?才讓寡人來良鄉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