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2 / 2)

但是誰知道一向是列強提款機的清廷,居然在短短半年內就徹底滅亡了,等到日俄兩國精疲力盡結束戰爭時,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站在了兩國麵前,一口氣把兩國都踹翻在地。

跟俄國人作戰損失了近三十萬人,跟中國人又損失了二十多萬人,陸軍除了高層的那些將軍們,幾乎作戰部隊全是新兵組成的部隊,海軍麵對中國人的潛艇更是不敢靠近海岸線。

當寶島失去後,暴跳如雷的日本人卻沒有任何辦法。

必須停戰,然而誰去當這個替罪羊?

無可奈何的首相伊藤博文去了,於是在跟中國人簽訂秘密合約後不到一周,他就被激進分子刺殺在朝鮮。

伊藤博文死了,然而明治和幾乎所有的日本高官都鬆了口氣,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結束了對日本人的戰鬥,順手幹掉了一大批企圖**建國的朝鮮人,又將大量朝鮮人趕到了南部,武剛終於可以全心全意的跟俄國人開戰了。

不過這時法國人厚著臉皮來做調停。

小氣的俄國人隻答應承認新疆、外蒙古是中國人的土地,其他的一寸土地居然都不願意割讓?

天底下哪裏有這樣的便宜?

於是武剛公開宣布,組建一百五十萬人的國防軍,並且組建超過一千萬人的民兵後備役軍隊,好稱千萬刺刀計劃。

俄國人雖然力不從心,居然也針尖對麥芒宣布全國總動員,將軍隊擴張到二百萬人,並且計劃後續擴軍到五百萬人。

法國人雖然極力反對,可是俄國人這次卻得到了德國人的支持,德國人的心思全世界都知道怎麼回事。

可是俄國人距離遠東真的太遠了,再加上錫伯利亞大鐵路被中國人徹底切斷,於是在這時中國人是占據主動地位的。

奪回了東北三省的中國人以此為基礎四麵出擊,在1905年底整個阿穆爾省和濱海邊疆區被徹底光複,而俄國人除了嘴上抗議,根本拿不出來什麼有效的手段反擊。

等到了1906年,第一批哥薩克騎馬翻越烏拉爾山脈來到西錫伯利亞時,中國人已經奪取了包括伊爾庫茨克以東,博代博、阿爾丹以南的所有土地,甚至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幾個小城鎮和勘察加半島也都被占領。

憤怒的尼古拉二世一麵嚴令繼續向所有支持俄國人的國家貸款修複鐵路,一方麵決定派出二十萬大軍從西域省發起反擊。

然而早就做好準備的中國人一口氣後撤一千裏,早就變成無人區的西域居然找不到一處可以補充糧食的地方,而後楊坤設計,一場大火,一場大水將俄國人消滅大半,其餘狼狽逃回老家。

經過接連多次沉重打擊,俄國人先後再次損失超過五十萬軍隊,尼古拉二世不得不承認中國人已經是罕見的強敵,然而麵對中國人收複土地的要求,他一方麵放棄了全麵戰爭的反擊,另一方麵卻以零星戰鬥作為回應,絕不簽署和平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