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時期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建城史更是能推算到公元前3500年的盤龍城,各種曆史遺存多如星鬥。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後,革命黨人在武昌宣布建立了中華民國。武漢作為港口城市,在清末民初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中國的商業重地,被世人稱為“東方芝加哥”。
由於那個時期國內普遍興起學習西方的浪潮,上到皇家下到資本家和軍閥,他們在大興土木時紛紛選擇引入西方元素,這些中洋結合的建築風格也就是後來被我們稱為“民國風”。
被這夥人盯上的民國老宅便是那個時期的產物,它坐落於武漢市郊一處不起眼的山林間,經過近百年的風雨洗禮,殘破不堪地挺立在樹木環繞下。
看它如今的麵貌,與其說是民國老宅,不如說荒宅更為恰當。
聶源加錢後,偵探社把他們能翻出來的老宅資料盡數奉上。
資料顯示,最初建立這處荒宅的是武漢的一名富商。然而大宅完工後沒多久,富商就家道中落,宅邸幾經易手。
辛亥革命後它被轉賣到當時中華民國鄂軍政府的一位軍官手中,在他的名下停留了近20年,直到汪精衛政府時期再次易主。
再之後關於這處荒宅的記錄便因為動蕩而不甚清晰,直到建國之初它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裏。經過調查這處宅邸被查實無主,幾次被當地政府征用,卻都很快被廢棄。
它最後一次明確的使用記錄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之後便再無資料可查,荒廢至今將近40年。
私家偵探帶來的資料裏還有一張建國初為了建檔而拍攝的照片,模糊的黑白照片裏,一幢龐大臃腫的民國建築盤桓在樹木之間。它頂著滿頭的雜草,向鏡頭露出黑洞洞的窗口。
遞交資料時偵探還跟聶源吐槽:“要不是老板你讓我查,我還不知道武漢還有這麼個地方,這些人大老遠跑過去,別不是覺得這種地方能有什麼寶藏吧?就算有,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早被人挖幹淨了。”
聶源卻在看過資料後陷入了愣怔。
深山、密林、荒宅……這是巧合嗎?
資料中的民國荒宅仿佛從胖魚書中走出來的一般,具備了一切哥特式小說的特征,堪稱上演恐怖故事的絕佳舞台。
聶源甚至在一瞬間產生了一個極為不切實際的猜想:這夥人不會是胖魚小說的死忠粉吧?
難道他們是因為胖魚近期沒有更新才闖進他的家裏,然後為了能實際體驗小說裏的場景,所以看上了這處人跡罕至的荒宅?
還不等他反駁自己,就先被自己的想法給逗笑了。
私家偵探猜不出老板在笑什麼,但他結合這兩天自己查到的東西一想,心裏便莫名地發毛,愈發覺得自己接的這單生意真是詭異非常。
他當下發誓,凡是跟這單生意有關的,不該看的他多一眼都不看。
聶源在等資料的這幾天中,除了看望胖魚和他父母的時間外,幾乎全身心地撲在修複筆記上麵。經過他的不懈努力,胖魚的筆記被完整地拚湊出了兩張紙。
這兩張紙的內容記述了一次冒險的起因和經過,結果在尚未被拚出來的第三張紙中。
這則冒險發生於06年末,主角在一處古生物研究所實習時遭遇了不尋常的現象,進而到古生物的出土地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