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竹當時沒聽懂,但他看到母親哭了。
“今日應當是最後一麵了,記得半年前在於文老夫人的壽宴上,我還同你置氣,當著所有人的麵,說你頭上的簪子比我家下人戴的還寒酸,哪裏想得到,不過數月,竟出了這麼多事,我已同我相公說了,若你這孩子能生下來,他會端著方家的麵子,找皇上求求情,定能保下他,就當我,同你道歉了。”
說完這些,方若竹看到,床上的女子依舊一動未動,她似乎陷入了什麼夢魔,眉頭皺得很深。
最後,母親走了。
方若竹跟著母親一起走,出來後,他問母親:“母親為何同她道歉?”
母親摸著他的頭,道:“我害怕是我害了她,所以同她道歉。”
“母親怎麼害她了?”他問。
母親蹲下身,將他輕輕摟住:“當年母親同她置氣,那會兒她剛進京,還在籌辦同那個人的婚事,皇後娘娘問母親,可願幫她一個忙,母親一時糊塗,便幫了……”
方若竹不解:“幫忙不是好事嗎?”
“可是母親不知,那個忙,不止是拆散他們,還會……”
“還會什麼?”他又問。
母親搖搖頭,音色變得疲憊:“母親也是後來才知,原來,皇後娘娘並不想讓他們活……”
方若竹並不太明白大人之間的糾葛。
他的母親也沒解釋太多,或許是真的在害怕,母親從那日之後,就開始每日清晨拜佛。
直到某一天,他去給母親請安,卻聽到母親同父親激烈的爭吵。
“你就不能再求求皇上?到底孩子是無辜的!”這是母親激動的聲音。
父親語氣同樣非常不好;“我緣何要替柳家的人求情?你忘不了他,他都死了,你卻還連他的孩子都要管,別忘了,你已經嫁給了我,我們已經有了竹兒!”
“你蠻不講理!”母親聲音很大:“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同你成親後,我與他根本再未見過!”
“那是他去了邊境,你想見而不得見罷了!”
“我隻是想幫幫紀夏秋……”
“她入宮,難道不是你安排的嗎?”父親的聲音也變得極大:“為了爭風吃醋,竟做一些上不得台麵之事,如今求神怕是也晚了!他二人雙雙黃泉,有你的功勞,這孩子活不下去,也有你的功勞!”
父親說完這個,便甩袖離開,方若竹躲在了角落的花台後,並未同父親碰到麵。
那是方若竹最後一次知曉那位柳夫人的事……
那位柳夫人死了,之後,母親還是日日拜佛念經,身子卻開始不好,直到生下若彤,身體終於再撐不住,徹底臥榻不起。
母親最終也不知那位柳夫人的孩子是否活了下來。
直到母親臨終前,父親哭著在母親床頭說,說他錯了,不該瞞著她,說那孩子還活著,由柳家老爺子老夫人保了下來。
母親那時反倒平靜了,離開人世時,嘴角還有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