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麵之事,隻是一個引子,真正應該爆發的時機,是這次的大火。
千孟堯知道了皇上不信任自己,多年前便調查自己,他不高興,這段時間說話一直尖酸刻薄,侍衛們為此噤若寒蟬,而這個時候,府裏著火了,偏偏誰都沒受傷,隻有千孟堯受傷了,生死麵前,平日還算彬彬有禮的王爺,變得狂躁起來,發了火,打了人,打算撕破臉皮,不死不休了。
可偏偏,皇上也好,另外兩股勢力也好,他們都是無辜的,他們真的沒人想要燒死千孟堯。
但千孟堯不信啊,就賴上他們了,尤其是皇上,他就咬死了,非說是皇上幹的。
而這個時候,如果皇上不想現在就撕破臉,他就必須妥協,哄著千孟堯這個“受害者”,哪怕自己不是“施害者”,他也得溫言細語的,好聲好氣的跟千孟堯講道理。
那千孟堯聽他說嗎?
不,他不聽。
那不聽怎麼辦?隻能用行動表示。
當晚,如千孟堯預期一般,昨晚被他打得臉現在還是腫的侍衛首領過來了,連磕了十個響頭,口稱昨晚的火,當真是一場意外,但守職侍衛未能及時救出王爺,也屬失職之過,因此他提出,所有當值人員,一律杖責三十,而他自己也是昨夜的當值之人,他又是頭頭,他自願受罰雙倍,並罰俸半年。
其實千孟堯就燒了個胳膊肘,出了點血,昨晚讓嶽單笙包紮後,今天就好了大半,半點毛病沒有。
但他不想善了,所以侍衛首領提出責罰後,他不止同意了,還得寸進尺的道:“罰俸就算了,杖責後,帶著你的人,滾吧。”
侍衛首領又一次重重磕頭,但沒說什麼。
其實,大家都是明白人,侍衛首領也知道,之所以出這件事,就是汝降王不想他們跟了,以前還算和氣的一個人,因為知道皇上調查過他,就不幹了,鬧脾氣了,沒事找事了,而現在,他們的確呆不住了,好在,今日白天他們也收到了消息,若汝降王趕他們,他們無需掙紮,該走就走。
如此,侍衛首領沒有再求饒,規規矩矩的領了罰,老老實實的帶著人離開了。
李府裏還是以前的樣子,但千孟堯身邊,卻清淨了不少。
原本的三股勢力,被趕走了一股,另外兩股,因為這次汝降王的“反抗”之舉,也不敢太囂張,變得隱晦而低調起來。
千孟堯舒服了的同時,京裏又傳出了一個消息。
是內宮傳出來的,說,有人看到皇上身邊的大太監王公公,在每晚聖駕翻牌的名單中,把一位叫做“寶美人”的後妃名字刪掉了,有知情人稱,那位寶美人,便是亭江州去年送進宮的小主。
這則消息,到底是誰傳出來的,無人知曉。
一個後妃不被臨幸,怎會沸沸揚揚的宣揚到千裏之外的西進縣去,也無人知曉。
總之,在聽到這個小道消息後,統管萬立貪汙包庇、結黨營私案的巡按府官員,莊常,宣布三日後,於西進縣縣衙,正式開堂審理萬立。
同日,還將並審萬立之女萬茹雪,殘害百姓,買凶殺人等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