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不敢?”劉默聞言一愣,指著郭複說道:“今日就讓你見識一下,要想成為弘文館學士,不是你能打了兩三個勝仗就能解決的,打仗那是武夫們幹的事情。”
秦帆見狀搖了搖頭,宋朝繼承了後周的軍隊,但是並沒有繼承後周的精髓,無論是柴榮也好,或者是前麵的郭威也好,他們最崇尚的還是進攻,說的徹底點,他們是以武來治理天下,趙匡胤卻是不同,他在崇尚武力的同時,已經很注重文事了。以文事治理天下。無論是杯酒釋兵權,或者是以文官總領三司,更或者是士大夫治理天下等等,都能說明這一點。當然趙匡胤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藩鎮之說已經深入人心,那些武將們手中的權利很大,節度使更是如同一方皇帝了。如此才有了趙匡胤提高文官地位之說。但是到如今,這些文官們開始歧視武將了,稱之為武夫。武將地位下降,哪裏還有心思打仗,至於到了趙光義時代更是不同了,他不但重視文事,反而對武將們多加約束,打仗的時候采取陣圖,他找了一批文人,想當然的設置出無數陣圖,對敵使用什麼樣的陣勢,衝鋒又采取什麼樣的陣勢,武將們就淪為執行這些陣圖的工具了,哪裏還有什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打仗哪裏是靠著幾張陣圖就能取得勝利的。武將們開始打敗仗了,不但地位低下,連帶著大宋身上的脊梁都被打趴下來了,是要誰來開戰,到了最後,到了最後,都是賞賜歲幣,帶著阿Q精神說自己打勝了這一仗,做個兄弟之邦等等,但是卻是對方得了無數的好處,這就是大宋朝。一個逐漸被閹割的王朝。
“你聽好了。”劉默冷笑道:“戊午中秋,登鐵塔見月而思汴河也。幾望及望,月色如晝,逢麗姬金、王兩姓,從千人中獨見而月不能為之奇。……因為歌曰:我之思兮雲隱,月中生兮風中殞,忽如夢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龍街光兮鳳舒彩,忽以遊兮以嬉,願千秋兮無改。”劉默誦完之後,得意的轉過身來,對郭複拱了拱手。
“好,好。”姚士廉連連點頭。其他眾人口中也是一個勁的稱好,一瞬間整個大殿內,叫好聲不絕於耳,雖然文人相輕,雖然劉默倉促做出來的賦不過是上品,但是在眾人看來,此人的文采確實可以進入弘文館的資格了。更為重要的是,這是眼前這個叫做郭複的人是萬難做出這等詩詞來的。
“你覺得怎麼樣?”在偏殿中,趙光義暗自點了點頭,對一邊的賈琰、程羽等人問道。
“郭複必輸無疑。”程羽淡淡的說道。他是不喜歡劉默這個人,認為他沒有文人身上的那股氣息,真正的儒家學者不應該是劉默這種模樣。所以他隻說了一句郭複必定會輸的。
“明月明月明月。”郭複皺了皺眉頭,在大殿內走了兩步,口中慢慢的念誦著。他是在想著用什麼樣的詩詞來解決眼前的事情,他前世是一個策劃師,接觸最多的就是這種詩歌賦之類的東西了。要想自己的廣告吸引人,就應該用優美的詩詞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用勁爆的詞彙來打動別人。詩詞歌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哈哈!這也叫做賦!”隻是讓郭複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句話剛剛誦完,一邊的劉默就迫不及待的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