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正言說:“好”。此時他還以為湯柳溪她們做邊貿,需要了解這些。林文說:“中國國土麵積960萬平方公裏,西部十二省份,自漢區、真轄市就占了685萬平方公裏。占了總麵積的71.4%,也就是三分之二還多。西部是那十二個省,我說給你聽一下啊。有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青海、寧夏、甘肅、陝西、新疆、內蒙古。中國13億人口,而西部人口隻有3億多。僅占總人口的28.6%。其中還有一部份到東中部去打工,說起來實際留在西部的人隻有2億多。你看三分之二的麵積上卻連十分之二的人口都不到,典型的地廣人稀。再一個就是民族多,中國五十六個民族。西部就有五十個民族。雲南占了二十六個。西部少數民族人數占全國少數民族的75%。經濟更是落後,2004年西部GDP是27600億;占全國的20.16%。人均GDP不到東部地區平均的40%,也就是東部人手裏有100塊錢;而西部人手裏隻有40塊錢。你可以到雲鑫市山上去看,那裏的人窮得還和牛睡在同一間房。你說窮不窮?”習正言微微笑了一下,沒吱聲。他很認真的聽著,生怕漏聽了什麼。影響以後做事邊貿的事。
林文接著說:“還有就是邊境線長,西部與14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占全國的85%,長達2.28萬公裏。
了解了西部的基本情況,我們再來聊一下,為什麼要開發西部。主席曾經說,沒有西部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西部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東部地區富得流油,西部地區窮得人和牛睡一間房。東部,西部都是國家的兒子。你說國家能不能不管他,所以必須縮小差距。讓西部也慢慢富起來,要想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就必須開發西部。再一個就是要鞏固國防,西部與那麼多國家接壤。邊境線那麼長,如果邊境地區不安寧。那整個國家就不安寧。所以要富民安邊。還有一個就是民族團結問題,西部少數民族眾多。而且窮,窮則思變。窮就會產生不安的心理,他們就會鬧事。加上外國勢力的幹擾和煽動。一說你中東部漢族過得那麼好,你們西部過得這麼窮。你說你們還跟著他幹嘛,隨之新疆打砸搶,西藏達賴鬧獨立的事情就有了。所以必須開發西部,讓他們也富裕起來。開發西部已是迫在眉睫了,這不單是經濟問題。更是關係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政治長久的大問題。
開發西部肯定是不用說的。我想你小習一定也聽說過西部大開發。”林文看著習正言說。習正言很認真的點了一下頭。林文喝了一口水接著說:“我們再看一下他怎麼開發。開發一座城市無非也就幾個產業。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服務業。還有礦產業,旅遊業。我們等下一個個來分析,首先來看全靠國家財政來補添行不行?就是每年發給西部人民多少錢。我想這肯定不行,因為這不是長久之計。也會讓西部人形成‘等靠要’的思想,那就更不好了。這樣給資金也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全靠國家給肯定是不行,不現實的。
我們首先來看工業行不行?一說到開發一個地方,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工業。因為工業開發起來快。在西部開工廠,廠子建好後。開始生產產品。首先需要原材料,西部沒有。要到中東部去運原材料過來,產品生產好之後要拿出去賣。而西部隻有少數人,大多數人消費者在中東部。又要把生產好的產品運到中東部去賣。我打個比方,就如這個杯子。”李衛把茶機上的杯子拿在手裏說。“本來這個杯子在東部生產隻要五毛錢,而在西部因為運過來,運過去;成本變成了七毛錢。同樣兩家生產杯子的廠,一個在中部,一個在西部。兩家競爭,你說西部這個廠生不生存得下去。運購深銷的工廠絕對經不起競爭。西部自然條件差,交通運輸困難。基礎設施、通訊都落後。東部先改革開放,人才、技術都流到東部去了。西部投資的硬件設施遠不如沿海地區。還有地理位置也不行,中國地勢是西高東低。中國兩大母親河,長江與黃河的源頭都在西部。開工廠辦企業就一定會汙染環境。要是源頭都汙染了,那整個就都汙染了。所以說在西部開工廠辦企業來開發西部行不通。西部大開發說了這麼多年,我們在家沒聽說誰到西部來打工吧。打工還是去深圳,浙江東部城市那裏去;從這也知道西部是沒有工廠企業的。
我們再來看農業行不行?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口就有9億農民,占人口的70%。2004年農業產值占生產總值的14%。70%的人口隻創14%的產值,說明我國農業不強。機械化程度很低,其中西部農業所創的產值比例更是微忽其微。在《人力資源與西部大開發》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他是這麼說的:‘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四大山係’在西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大部份位於西部。大麵積戈壁、沙漠、沼澤地、無法墾殖的不毛之地所占比例較大。耕地中質量較好的一、二等地比例低。高山、高寒、幹旱、半幹旱耕地居多。水資源失衡,西南各省水資源多,西北除陝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