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京南大學。
花壇裏的花兒猶自怒放著,可誰又能預料它們的結局。
現在是六月,大學的離別季。可誰又去欣賞什麼,緬懷什麼?來來往往的人,為工作,為前途,以前的學習,生活都可以忽略不計,隻是這一時的忙碌真的可以換來未來的安定?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算盤,一杆秤,可沒有幾個人有心情去停歇。競爭給了他們太多的壓力,好與不好也就不能這麼簡單的評價。沒有競爭,好與不好可能成為大家的談資,有了競爭,好與不好也不那麼容易分辨,所以大家總想著一個詞“結果”。
黃聲和肖明陽走在路上,對於這裏,他們有太多的感觸。
他們第一次相遇在這裏,他們感覺南來北往的人走到這裏,都是緣分。這世界有很多湊巧的事,也正因為這許多湊巧的事,大家成為了朋友,仇人,或者是夾在兩者之間的人,沒人能說清楚。中國人稱之為“緣”,似乎這個字能概括一切的因果。
所以,黃聲和肖明陽總是笑稱“我們在續緣”。
的確,遇到是一種緣分,可誰又能料想結局呢。
他們一個南來,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小漢,一個吃米,一個吃麵,如果混跡於街頭巷尾,絕對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關係,而走到這裏,他們成為了朋友,成為了兄弟,這裏麵有太多的話。
他們秉燭夜談,辯論問題,討論技術,他們齊心協力拿下2000年的世界黑客大賽,這是一個“緣”字能說清的嗎?
沒人知道他們的努力,隻知道“雙才”的名聲在外,可“雙才”真的是那麼好稱呼的!
難怪,最後黑客大賽的權威評委約翰先生問他們需要什麼,他們異口同聲說“我們需要你把獎金捐給中國山區的兒童!”。
約翰先生笑了,他們也笑了,約翰先生其實想讓他們留下來。
他們懂,他們明白,約翰先生委婉地問,他們委婉地拒絕,因為鬼怪才子的名成於這裏,也終究要用在這裏。
他們有太多的感觸。
“畢業了,你準備去哪裏?”黃聲調侃地問肖明陽,他想或肖明陽已經準備好了去路,畢竟以他們大學這四年取得的成績,很多單位都是沒有問題的。
“我,準備回家。”一句淡淡的話,卻完全出乎黃聲的預料。
“回家?為什麼?那能有什麼前途?”黃聲很是詫異,他不明白肖明陽的回家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前途可言,可話又說回來,難道我在大學裏辛苦四年就為了一個前途?”肖明陽笑著說,似乎工作已經是無關緊要的事。
“留在北京不好嗎?這裏有這麼多的機會,咱們一定會出人頭地。”黃聲勸肖明陽說,他為肖明陽著急,辛苦四年如果到頭來還是從頭再來,那為的是什麼?
“回家,主意定了,四年的辛苦如果隻為出人頭地,那四年的辛苦也就白費了,算了不談我了,你呢?定了沒?”肖明陽總是那麼平淡,好像總是是置身事外的感覺。黃聲想,能勸他的人隻有我了,我勸都沒有結果,那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黃聲不再堅持,他知道,肖明陽有自己的打算,也許那更適合他吧。
“我?都定了,但要明年才上班,在領袖網絡科技公司,從事應用軟件的開發與維護。”
“可以嘛,大公司,好好幹,以後前途無量,嗬嗬”肖明陽調侃黃聲道。
“你不留下來,不然更是前途無量!別在這裏調侃我。”
“我不適合這裏,不然我肯定留下來的,我怎麼舍得你啊,嗬嗬”肖明陽笑著說,的確,四年的時間感情深了,可怎麼也擋不住分別。世界就是這樣的變化無常,可有時候他在想,這變的到底是世界,還是我們自己,一切都往好了想,往好了做,往好了生活,可一切卻顯得那麼身不由己,這中間該怎麼處理,如何解決?
那一天,他們在那條路上走了很久,來來往往的人終究絡繹不絕,盤算著明天,以後,很遠。
分別的那一天,肖明陽對黃聲說,你該了解一下哲學宗教之類的東西,黃聲不明白他為什麼這樣說,隻是默默地點點頭。
肖明陽說,我回家種田去了,有時間來我這,用純天然食品招待你!嗬嗬。一句話,好像這所有的尷尬,無奈以及更多的感情都會解脫。他說完,便義無反顧登上了回家的火車。黃聲不知道,但他始終在想,這火車要走多遠,用尺子,用地圖可以去量,用心呢?
我會去看你,老朋友,黃聲低聲說,說完便融入了茫茫人群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