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乃大漢之儒,為父之道,又與子幹不同。”小院傳出蔡邕爽朗笑聲,院落之內,劉滄爺倆蹲坐石凳,卻見蔡邕撫須說道。33小說網
“莫說子幹,高密鄭康成,北海管幼安,皆為當代名士,甚至包括那儒門孔氏。”
“吾等皆儒,卻又道有不同,所學、所知、所授亦不相同。”
“吾等雖同出一門,同習一冊,但你且言來,這又何嚐不是一種百家爭鳴?”蔡邕對劉滄說道。
“儒門百家?那還不是一樣。”劉滄撇嘴,總感覺哪裏不對,但又一時說不出不對的地方。
“哈哈,豎子莫要違心,且聽為父道來。”蔡邕笑言,見劉滄怪樣,探手做勢欲打,劉滄垂首讓他在頭上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
“你言一樣,但百家已罷,儒門當興,這便是如今大勢。”
“但你這所謂斷句標點,如今再言,可敢輕言利弊?”似在引導,蔡邕一字一句對劉滄問道。
“嗯?”直到此時,劉滄才想起最初說的是標點斷句,伴隨蔡邕引導,劉滄心中莫名一突。
“您是說。。。”眼中閃過怪異,劉滄看向蔡邕。
“這便是你所言‘獨尊儒術’的絕世利器,吾等儒門中人,卻是不屑為之。”指著劉滄在地上畫的標點,蔡邕揚頭正氣,平聲似喝。
“轟!”腦中如有悶雷,劉滄忽地被蔡邕聲喝,好似腦中原本某些結構產生碎裂崩塌。
不對!這不對啊!不應該是這樣,等等,等等,好像。。。
漢代句讀,宋朝出現圈點,明代出現分隔姓名的線條,標點?
‘等等,稍等下。’劉滄腦中有些混亂。
放下貶低與惡意,漢時的人傻麼?宋時的人傻麼?明時的人傻麼?
隻要不將他們視做殺父殺母的仇人,應該就不至於認為他們是連個標點符號都不會用的二逼吧?
愚民?壟斷知識?
還是不太對頭啊?
標點不好麼?好!絕對好!他讓人們能更方便的讀寫理解。
麵對繁瑣與方便,百分之八十,九十,甚至更多的人都會選擇方便。
這是大勢,不會不好!也不能不好!
標點符號是好的,是進步!
拋開一切,那標點符號實際帶來了些什麼?又對什麼形成了本質的改變呢?
真理!?
標點符號帶來了真理!
它為人們消除了因詞句理解帶來的爭論,至少消除了九成九的爭論。同樣也消除了錯誤的解讀。
它讓人們可以無需思考的去解讀,去讀寫,去獲取知識,去認知真理。
真理是什麼?
可能性的背麵,可能性與謬論相反的存在。
照著說,照著做,不接受反駁,不用去想,不需要思考。簡單易懂!
對,簡單易懂!再思考,就是多餘的!
或者,是叛逆?
“嘶~!”劉滄倒吸涼氣。這踏馬不對啊。
“嗬嗬,看來皓軒已有明悟?”蔡邕言笑,臉上帶著欣慰。
“雖有偏差,但皓軒善思,既能思索如此層麵,哈哈,吾兒可入學矣!”蔡邕大笑。
‘別,別,您別笑,我心虛。’劉滄怯生生的看著如同老懷得慰的蔡邕。
您還真實慧眼,可啥層麵,我隻是想用超越您老兩千多年的智慧抖下機靈而已。
或者是錯有錯著?出發點難以評估?
但貌似漢之世家壟斷知識,但那些名士也有著自己的底線,也預防著不可逆的危機——文明桎梏,文明絕斷的危機。
蔡邕剛剛在說什麼?
什麼叫吾兒可入學矣?
思考!?
善思,能夠去思考一定層麵上的問題,能去琢磨一些有違常人常識的事情,那才算是剛剛可以入門開始學習?
你們對學習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那識字背書又算是怎麼回事?
心中如同爆出了十萬個為什麼,劉滄臉上陰晴不定,一時無法言語,對坐蔡邕臉上卻滿是理解,也不打擾劉滄胡思亂想。
標點符號能讓經典再無爭議。那再無爭議的經典誰敢注釋,誰敢給它標點?
大儒?大儒不行,不夠資格,敢亂來,頭拿掉。
除了皇室,誰敢定下毫無爭議的經典?誰敢輕言真理?
至少老子不敢,所以其身後出了百家。
孔子不敢,所以其身後出現了門徒。
如今的皇室也不敢,因為有一群名士蹲在邊上,隨時準備開辯,懟的妄言真理者生活不能自理。
他們帶來了什麼?爭論,無數的思索與爭論,無數思想的碰撞,無數的變化,無數的創造。
卻唯獨,沒有真理。
一代,兩代?到底幾代人能把毫無爭議的經典認定為真理?
隻需要幾十年!僅僅隻需要幾十年可能就能抹除一段文明史中所有的雜音,讓真理誕生,擬千古同之。
聖人傳道,術出百家,起源種花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