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琰赴滇之旅還算順利,日夜兼程,8月31日中午十一點鍾,到達入滇第一關—宣威。宣威是一塊多山之地,與西雙版納、大理、麗江,以及昆明等城市相比,宣威的確是卑微了些,既沒有得天獨厚的地利,也不曾具備萬人追仰的人和,它所能做的就是安安穩穩地立在那兒,與藍天白雲荒山一起永不更改。m.X520xs.Com
陳玉琰剛到宣威出了站台,便被身後巍巍的山巒吸引住了。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在站台的背後,堅挺屹立,連綿不斷。地從東側的左麵滾滾襲來,像一層變幻的雲,一波洶湧的浪。陳玉琰站在寬廣的平地上,眺望遠處被雲霧遮蔽的山間,深吸了一口氣,恍然覺察到高原的氣息。陳玉琰心裏想,自己本來就喜歡旅遊,既然到此了,就該遊覽一番“七彩雲南”之神秘地域。外來遊客往往重昆明而輕曲靖;重西南而輕東北。因此,往往錯過了神滇大地上的許多絕美之景。
陳玉琰登記了一間由木材建築的旅館,站在窗前,展望這個被群山包裹的地域,絲毫不曾有久開的痕跡,整個城市的周圍都被一種春意盎然眷顧。斑駁的牆頭,桃花爛漫地笑迎初秋之風。玉琰步下樓往外走,抬眼望去,宣威的田野是一片連綿的青綠。東西兩側均為層巒疊嶂的高山,一動不動地將它環住。於是這一片原本廣袤無垠的田野越發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它在清風中晃動腰身,像是對著群山撒嬌。而兩旁的群山則在熙熙攘攘的日光中抬起頭顱,安靜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傍晚,從野外歸來,靜靜地坐在餐廳的藤椅上,等待餐店服務員給自己端上親手烹製的火腿,鮮嫩嫩的肉片在沾滿油光的青椒中躲藏,夾起一塊放入口中,禁不住拍案叫絕--比起金華火腿,的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玉琰翻閱當地書籍,驚覺自己原本如此孤陋寡聞,宣威火腿的曆史由來已久。清朝光緒年間,曾懿所編籑的《中饋錄》便有宣威火腿的製法。1932年,孫中山曾親筆題贈“飲和食德”,從此宣威火腿聲名大噪。
第二天早上,陳玉琰徒步走上高山,在雲巔審視這座城池的風貌,竟倏然覺察到人生的渺小,於是許多年的惆悵和困惑,愛和恨便在徐徐的清風中,如落花一般悉數散去,慶幸自己不虛此行,並尋思在此執教也未嚐不可,便急急忙忙下山回木樓旅館,準備向老板打聽當地小學座落位置和師生情況。
回到旅館,見老板桑梓林坐在客廳裏看報紙,陳玉琰上前輕輕地問道:“桑老板,您好!我是您旅館的客人,從南方來,想在這裏支教,請問當地那所小學需要支教老師?”
“喔喲,歡迎歡迎!在雲南最需要支教的地方是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山區,及大理州鶴慶縣最貧困的山陽鄉,你還是到那些地方去支教吧!那裏太需要你們這些大學生了。”
“哦,謝謝指點,我明天就去鶴慶縣看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