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慎重醞釀(1 / 2)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登山,靈柩抵達墳墓已是九點四十分鍾,在墓前舉行靈柩告別儀式,樂隊奏起哀樂,紙錢紛飛,千張燃燒,靈柩告別儀式正式開始。

治喪委員會主任是山陽鄉分管教育的金卿欽同誌,他含淚致悼詞:“薛慶明老師為培養當地人才嘔心瀝血,默默無聞地紮根胡森裏拉村教學點三十七年,像一條老黃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真正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的奉獻者形象。他是一位真正的人民教師,在教師界堪稱楷模,值得我們銘記在心,緬懷千載,托契孤遊。”

治喪委員會副主任祝思偉噙淚接著致悼詞。他的悼詞令遺屬和送行者清淚長流。告別儀式開始後,一直緊閉嘴唇,強忍撕心裂肺之悲慟的霍蘭芳,淚如噴泉,渾身顫抖,陳玉琰在一旁緊緊攙扶著,生怕她倒下去,永遠也起不來了。

祝思偉漸漸泣不成聲,當念到“薛老師,你將課上到了最後一秒鍾,倒在了講台前”時,他無法抑製心中的激動,聲淚俱下,“薛老師,你沒有看見嗎?你一生的辛勤勞綴換來了絡繹不絕的送行者,那為你放飛的白色紙飛機,黃色氣球……”

“薛老師,對不起!我們讓你受苦了,我們愛你,放下書本去極樂世界安息吧!”祝思偉最後深情地說。

隨後,當地村民學生相繼為薛老師舉行哀悼儀式。霍蘭芳等遺屬,金卿欽、祝思偉等鄉政府人員及師生親屬分批上前敬獻菊花,焚燒香燭……

送走薛老師後,5月22日下午,鄉政府立即抽調祝文暄老師回胡森裏拉教學點,接替薛慶明的課。二十三日早上,祝文暄老師毫無怨言地赴教。大家化悲痛為力量,夜以繼日地上課、補課。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年級的十二名學生,終於以優異的成績全部考入初中,其中有三位同學考入鶴慶縣重點中學。陳玉琰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自薛老師去世後,第一次臉上綻露出欣慰的微笑。

學校開始放暑假了,陳玉琰支教一年的合同期已滿,來去自如,本想回南方了事,可薛慶明老師的因公殉職,給她帶來了偌大的打擊和鞭策,發誓獻身雲南的山區教育事業。可是薛文斌對她癡癡情深,非她不娶,終日形影不離,令她煩惱不斷,進退維穀。痛定思痛還是決定離開此地,到雲南別的地方支教。她從報上得知,大理州漾濞縣有好多貧困山區急需老師,誠征支教者,她捫心自問到底去哪裏支教合適呢?還沒理出頭緒,敲門聲破門而入。

陳玉琰急忙去開門,瞥見薛文斌站在門外,急忙問:“你找我有事嗎?”

薛文斌跨進門,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她說:“學校放假後,你一個人住在學校裏,我和阿媽不放心,今天過來接你回我家過暑假的,趕快收拾行李走吧!”

陳玉琰搖搖頭說:“我一個大人住在學校不會有事的,不好意思再麻煩你們了,你家裏還有事,趕緊回去吧!”

薛文斌好言相勸,說得唇幹舌燥,可是陳玉琰找理由拒絕了。薛文斌回去不久,他母親霍蘭芳又來請陳玉琰去她家,可是陳玉琰依然無動於衷,繼續住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