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無奈的擺了擺手,怎麼所有人都覺得他身體差呢。
"徐卿家,朕今日前來,是想問問你關於我大明糧食的問題。"
朱由校率先一步,走了起來。
徐光啟聽後,連忙與朱由校錯開了半個身位,跟在朱由校的身旁。
關於此事,他也早就想跟朱由校談一談了
徐光啟此人對於農業之事,也是極為的擅長。曆史上他就曾播種土豆,番薯,並試圖加以推廣,可惜沒有得到當時朝廷的重視。
"皇爺,我大明如今看似平安無事,實則危機重重啊。"
徐光啟一開口,就將跟在後麵的王安嚇了一跳,沒有想到這位看似尋常的徐大人,一開口就是如此驚人。
朱由校聽了徐光啟的話後,臉上沒有一絲不快,反而是流露出了欣賞之色。不愧是徐光啟,見識就是不同於常人。
"陛下,如今我大明百姓負擔極重,耕田極少。若是好的年景,倒也可勉強度日。但是從萬曆年間,我大明就開始災害不斷,糧食減產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若長此以往,大明必有一難。"徐光啟麵露憂慮之色,絲毫沒有掩飾太平的意思。
朱由校輕輕頷首,徐光啟說的還是輕的。等到了崇禎後期,形勢會更加惡化。
"可有解決的辦法?"朱由校帶著希望的眼神看向徐光啟,希望他能給出一個解決的方案。
哪知道,徐光啟也是麵露難色,緩緩搖了搖頭。
見狀,朱由校也是一愣,難道連徐光啟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嗎。
不過徐光啟還是緊跟著說道:"皇爺,百姓們耕田減少,那是朝廷上的事,臣也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不過臣倒是有個不成器的法子。"
"說來聽聽"朱由校連忙催促道。
"皇上,臣從福建見過一種當地人種植的食物,被當地人稱之為甘薯。俗名為紅山藥,臣仔細查證過,甘薯的產量巨大,且種植簡單,容易保存。"
"不僅如此,臣在這京中,還見過一名為土豆之物。據臣了解,此物也是產量巨大,容易保存。"
當徐光啟說出這兩種農作物的名字後,就發現朱由校正麵色古怪的看著自己。
他連忙問道:"皇上,可是臣哪裏失言了嗎?"
聽到徐光啟的話後,朱由校才從恍惚中醒過神來,沒想到徐光啟給出了這麼一個法子。
既然解決不了土地的問題,那就讓有限的土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朱由校連忙說道:"沒有沒有,徐卿此言是個好辦法,給朕提了個醒。"
隻是沒想到徐光啟反而麵露苦色:"皇上有所不知,據臣了解,土豆,甘薯這兩種農作物雖然早已傳入我大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至今仍未大麵積種植。"
瞧著朱由校疑惑的眼神,徐光啟又連忙說道:"皇爺,這甘薯和土豆雖然產量巨大,但是口感卻遠不如大米和麵粉,所以百姓們不願意耕種,因此一直沒有大麵積推廣開來,隻在少地方有人種植。"
聽到此話後,朱由校暗自點頭,這是時代造成的必然性。
不過朱由校也沒有太過於擔心什麼,眼珠子轉了一轉。百姓們自己的土地,他們自然願意去種一些價值更高的產物。
但是這天下更多的土地,被掌握在地主階級的手裏。這其中,最大的地主,除了他朱由校,便是宗室們了。
他們可有的是土地,比如福王...
此刻正在翊坤宮中的福王,突然覺得渾身一涼,有一種被人盯上的感覺。
"皇爺不會又打我什麼主意了吧.."朱常洵下意識的在心裏想著。
這該死的熟悉感..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