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厲兵秣馬(1 / 2)

七月十三,晴。

伴隨著東南八百裏加急的軍報,海外的紅夷人似要對大明興兵,襲擊東南沿海的消息不脛而走,迅速的在京城的士林之中,大街小巷之中流傳開來。

聞聽此間消息,風聞奏事的禦史言官們像是嗅到了腥味的貓一般,興奮異常。紛紛奮筆疾書,上書天子,重提"祖訓",直斥"開海"之弊。

倒是市井之中的百姓們有些不以為意,既然那些紅夷人要犯我大明,那打回去就是了,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自從天子繼位,這大明打的仗還少嗎?

難道將海禁了,那些萬裏之外的夷人就對大明沒想法了?這豈不是自欺欺人?總不能那些夷人能夠比關外的蒙古人以及遼東的女真人還要凶狠?

天子就連那些女真人都能收拾了,何況那些渾身毛發,宛若野人一般的野人呢?

尤其是當一些明白其中巨細的人告知了占據澎湖的紅夷人僅僅隻有千餘人之後,市井之中的百姓們對此就更不在意了。

區區千餘人馬,就敢放言進犯大明?這些紅夷人莫不是失心瘋了,當真是撼樹蚍蜉。

如今天下尚算"太平",關外的蒙古人與遼東的女真人剛剛被天子收拾了一頓,此刻正躲在自己的地盤上舔舐傷口,定然沒有膽量從旁搗亂。

而且當今天子自繼位之後,便是免去了"遼餉"。戰事一啟,寧願開內帑,也不加征,不由讓天下百姓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

也令得京師之中的百姓們對於戰事,不再像前些年那般,談之色變。

但不管京中百姓們作何感想,天子朱由校還是不敢小覷,第一時間於乾清宮暖閣召見六部閣臣,共議國事。

...

...

"都說說吧,此次消息應當屬實了。"

"那些紅夷人果然懷有二心。"

案牘之後的朱由校眉頭微皺,目光凜冽的盯著下首正在不斷傳閱奏本的眾臣們,臉上有著毫不掩飾的厭倦以及憤怒。

皇後張焉剛剛為他誕下嫡長子,他這段時間一直是終日待在坤寧宮之中,陪伴她們母子二人,享受著難得的溫存。

卻不想因為一封八百裏加急的奏報,打破了此中寧靜。

"陛下高瞻遠矚,臣等佩服。"

朱由校的聲音才剛落下,暖閣之中便是響起了異口同聲的恭維聲。

抬眼望去,以內閣首輔周嘉謨為首,暖閣之中的這些紅袍重臣們有一位算一位,皆是麵帶崇敬的望著案牘之後的天子。

前段時間,福建巡撫南居益上奏,占據澎湖不出的紅夷人似有和談之意,天子便是表現出了對此不屑一顧的態度,甚至傳令福建以及兩廣,令他們嚴陣以待,以防不測。

而如今,果真一語成讖,這些紅夷人果然不是真心歸附,他們竟打著進犯大明的心思,實在是有些不知好歹。

朱由校並未理會麾下臣服的恭維,而是略微不滿的搖了搖頭。

一瞧這些人的神色,他便知道,這些位大臣們都沒有將澎湖之中的荷蘭人當回事,皆是認為不過是一場無關輕重的戰爭而已。

在這些人的心中一定認為此事隻不過涉及到了"兩國邦交",自己方才如此慎重,故而將所有人召集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