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尼感開渡 金闕診真龍(3 / 3)

她長歎一聲道,“皇上為國為民日夜操勞,加上年事漸高,早已經不起折騰了。”說罷熱淚盈眶。

“皇上受命於天,自然上蒼庇佑,逢凶化吉,娘娘不必太過擔憂。”他勸慰她道。

“神醫此次若能將皇上的病治愈,哀家定不會虧待於你。”她道。

他誠然道,“能為皇上治病是草民的福氣,草民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娘娘厚望。”

“好好好。若是朝廷再多幾個如神醫一樣的愛主之士,天下何勞費心?”她道,“好了,哀家還要去為皇上誦經祈福,希望菩薩有靈保佑他快些脫離病痛。”

馬皇後叮囑他們幾句之後,便帶著一班宮女去了。

三日內,她更不時的來探望,詢問病情的進展,但皇上仍舊昏迷不醒。

轉眼已至第三天晚上,夜闌人靜,新月娟娟。三更初過,薛慕雲因心係朱元璋的病況,更關係到一家生死,所以不敢有半分懈怠。每隔一個時辰便替他把脈,發現他的脈象漸漸轉強,身上也漸漸暖和,麵色也稍顯紅潤了,心甚寬慰。一班從旁輔助的人聞此音訊,忍不住告之馬皇後。聞言她迅速披了一見寒衣,衝忙前來探望,的確見皇上有了起色。雖並未轉醒,但心中已欣喜萬分,又勉勵了他一番,待到五更方去。

到第五天深夜,見皇上雖然脈象平穩,與常人無異,但仍舊未蘇醒,心忖自己用藥配置都萬分謹慎,斷不會有任何差錯,何以遲遲未醒,他不禁有些心慌。

馬皇後慍怒道,“依你所言,皇上病情已無大礙,卻為何遲遲不見醒來?”

“回娘娘。”他當下汗如泉湧強作鎮定的陳述道,“皇上的脈象的確呈康複跡象,待草民再用銀針刺激他的‘百彙穴’之後將他喚醒。”

“那你還不快點施針更待幾時?”她催促道。

於是,他急忙取出銀針刺中他的百彙穴,未料一下刺去,他頓時睜開雙目口吐一口惡血之後,當場倒下又不醒人世了。

薛慕雲將其脈一捉,再探了探鼻息,再探一下頸部的主脈,竟然俱無動靜,明顯是死亡狀態,當下被嚇得魂不附體。在場眾人皆驚恐萬狀,匍匐而跪,痛哭不止。

馬皇後見狀,無比傷痛而震怒道,“好個庸醫,竟然口出狂言,裝腔作勢,一再的哄騙哀家,如今不但沒有治好皇上的病,反而加速使他暴病身亡。你該當何罪!來人哪,立刻將他拖出午門斬首,誅連九族,永世不得行醫!”

聞言,他知道一切已成定數,也不作反抗,任憑羽林軍將其拖出去斬首。隻是不該聽信那尼姑之言,做個逍遙自在的民間醫者,至少還有幾十年好活,何苦要淌這場渾水?如今不但香火無望,反到累及家族去作冤魂,很是痛心疾首,悔之已晚!他滿心絕望,隻恨一生以仁德濟事,卻落得英年早逝,遺臭萬年。更恨自己違逆天意,執意求子才招引禍端。可他不明白,難道求子之心也算是一個彌天大錯嗎?為何老天要這樣嚴酷的懲罰自己?

不知道被拖出去多久,他怏怏的抬頭一看,前方正是刑台,台上燃燒著四束火焰,火舌跳耀著仿佛要將他吞沒。四麵高牆矗立,仿佛壓頂而來。月光滲透著一股陰寒,仿佛正帶著幸災樂禍的笑容咒怨地凝視著他。刑台兩旁的樹葉在沙沙作響,似乎在洋洋自得的嘲笑他對自己的醫術自恃清高所釀成的巨禍。刑台旁兩個手抱鋼刀的劊子手,分別筆直的站立在刑台的兩邊,凶神惡煞,目光如炬的瞪視著他。那兩把鋼倒在火焰的照射下散發出寒惻惻的光芒,看上去使人不寒而栗。如今的他就如同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宰割。即使有再大的氣力反抗都於是無補。想著,他不由的打了一個冷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