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睜著眼睛說瞎話(1 / 3)

遠洋艦隊自從進入紅海運河以後。

就沒有向大宋本土通報距離和路程了。

日落之州一仗,一打三個多月。

加上沿途朱璉讓太學生觀摩南洋行政的時間和在西洋接見各藩屬國國主的耗費的時間。

以及路上的路程。

足足十個月了。

這把坐鎮汴梁的趙鼎和李光急了。

“泰發老弟,我查閱過中書省記錄,靖王西洋之戰,一路征服十三國,才耗時八個月,太後和女帝帶隊前往尋找靖康大陸,來回用了七個月!”

“就是啊,我聽說李易安生下來的孩子都滿雙月了,太後和女帝還沒有回來!”

雙月這個詞,是形容孩子的嗎?

趙鼎聽著李光怨念的語氣,哈哈大笑。

“上次得到遠航艦隊的消息,還是兩個月前,太後,女帝,順利進入運河,這兩個月沒消息了,到處都在議論紛紛,還有人來信問是不是你我壓住為了什麼不好的消息!”

大海神秘莫測。

大宋水師橫行於大海之上,稱霸南洋,西洋,東洋,北洋也不得不避開惡劣的天氣。

要不宋軍幹嘛在海岸線的海灣修建那麼多避風港。

能臨時坐鎮中樞,趙鼎和李光都不是庸才。

眼睛不僅要替遠航的朝中重臣盯著大宋的犄角旮旯,也要時刻跟樞密院大宋軍機大臣一起遠眺五湖四海。

“來信的大部分是前兩次太學的學生們,遠航學習政務,軍務,海上的險惡,他們比誰都清楚!”

“若非是喬社長回來,接連在報上發了很多靖康大陸的文章,恐怕來問的更多!”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合並成為行政院。

就在汴梁皇宮外的辦公。

李光和趙鼎還在議論。

老遠看見張叔夜下馬後,三步並做兩步,從大門口衝進來。

“兩位代相,有沒有收到遠航艦隊的消息?”

張叔夜比他們兩個更清楚,兩個月沒有收到西洋的消息,代表著遠洋艦隊可能更長時間沒有聯係。

“張公,你也沉不住氣了?”

張叔夜苦笑。

因為失聯的不止是遠航艦隊。

他大兒子每月都會有家書抵達臨海居,他今天收到兒媳婦派人來問,張伯奮是不是在西洋出事了。

西洋那裏是什麼地方。

是戰場。

將在外,家書難覓,牽掛十萬裏。

到了張叔夜這裏,他不止是擔心兒子,更擔心朱璉,趙柔嘉,李敬他們。

遠航的艦隊要是出事。

大宋的天,就塌了。

“張公,稷下學宮自從更名太學起,走出的學生任職以後,尤其大膽能幹,一個個都有反複閱報的習慣,能從複興報上行文措辭,查找信息,了解朝堂對地方要求,更能弄清楚中樞情況。”

看見李光,趙鼎從桌桉拿出來的私人信函。

匆匆閱讀了兩封的張叔夜不停的在心裏吐槽臥槽。

“太學這個遊學的育才方式,開亙古以來培養官員之先河,這兩屆的太學生分配到地方,一個個敢作敢為,雖有小疵,可成效斐然,一個個這精明的,了不起啊,下次太學開學,本官也申請去做教員!”

其實自從太後遠航之後的這些日子。

大宋各地挺平靜的。

按照李敬教授他一邊跟報社聯絡,一邊派巡桉各種明察暗訪交叉回頭看等等方式。

張叔夜打掉的貪官,庸官並不比遠航之前多。

各地反饋的情況,都在鼓著一口氣,埋頭苦幹。

爭取等朱璉回來賞功。

目前沒事,不代表知道太後和女帝失聯兩個月以後還沒事。

張叔夜可不敢把自家兒子中斷來書的事情,告訴趙鼎和李光。

“這樣,我去登州一次,一是問問水師,遠航艦隊的排布,讓登州派船去追遠航艦隊的消息,有消息立刻回報,二是見見喬淑雲和李易安,看看能不能發一些文章,穩住這些個太學生!”

“張公此舉,正合我意,我以行政院書函請求水師協助,太後不是環球航行嗎?一條船向西,一條船向東,得到消息立刻回報!”

張叔夜饒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說幹就幹,正在起草書函的李光。

朱璉遠航前,曾招張叔夜到登州,問他願不願意代左相。

張叔夜覺得自己專心監部,比代職或者臨時兼職左相對大宋穩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