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超大客機(1 / 2)

小麥克唐納雖然能力略有不足,反應可是非常快。而且從小在富裕家庭長大,商業談判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小麥克唐納很快反應過來,於是直接了當的說道:“包先生知道DC-10飛機嗎!”

1966年,美國航空提出1970年代需要一種經濟性好、對機場配套設施的需要符合當時普遍水平,載客量300人左右的大型客機。道格拉斯公司為了滿足這一要求,開始方案的研究。最初道格拉斯公司寬體客機設計方案為雙發翼下吊艙布局,隨著1964年美國聯邦航空局取消了對三發動機飛機的“60分鍾限製”,可執行橫越大西洋的航線,以及為確保可在較短跑道上起飛、降落,道格拉斯公司設計方案應客戶的要求而改為三發動機寬機身方案,在垂直尾翼根部加上第三台發動機,這是DC-10的最顯著特征1970年7月DC-10第一架原型機出廠,1970年8月29日首次試飛,1971年7月29日獲美國聯邦航空局適航證,交付美國航空,1971年8月5日首航投入運營。

DC-10投入運營後,發現在設計上有的缺陷,較嚴重的是貨艙艙門設計,直接導致數次事故,需要對貨艙艙門進行重新設計。到1979年,DC-10在一年內涉及兩起重大空難事故,當時航空當局以安全理由要求全球的DC-10停飛,損害了DC-10飛機的聲譽。

當時道格拉斯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各自開發三發動機寬機身客機,為爭奪市場兩家公司展開了兩敗俱傷的競爭,DC-10因運營及維修成本較低,最終在銷售量上擊敗了競爭對手洛克希德的L-1011三星客機。

伴隨著石油危機的到來,三發動機客機的使用成本大幅上升。1970年代,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全新設計的空中客車A300寬體客機開始交付,裝備性能有很大的提高的兩台高涵道比渦輪風扇噴氣式發動機。而雙發客機延程飛行限製放寬進一步拓寬了雙發客機的航線範圍,足以飛行橫越大西洋航班。A300在性能和使用成本上明顯優於L-1011和DC-10,在250座級寬體客機市場大受歡迎。DC-10因相對耗油,逐漸喪失訂單。

作為航空發動機工程師,當然知道小麥克唐納提到的DC-10客機。可這絕對是一個大坑,在競爭中根本一點優勢都沒有。長距離飛行和載客沒有波音747穩定,短距離起飛油耗太高。這絕對是一款雞肋產品,甚至連雞肋都算不上。

小麥克唐納是什麼意思,是想讓自己跳到坑裏去。還真當自己傻,這老小子可是壞得很。

包子軒認真的說道:“麥克先生說的哪裏話,我好歹是航空動力專業畢業。當然知道麥道公司這款飛機,不知道閣下是什麼意思。”

小麥克唐納從包子軒語氣中聽出,對方不喜歡這款客機。這個可以理解,畢竟DC-10表現出來的數據並不好。

不過今天可不是為了DC-10客機才過來,而且為了後續機型的研發。

小麥克唐納:“DC-10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航空需求,因此麥道公司想要在DC-10基礎上研發新機型。主要是不希望波音747客機一家獨大,我想你應該明白我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DC-11客機,那可是比DC-10客機更大的一個坑,同麥道公司被兼並有很大關係。可這款客機不是在86年才被提上日程,難道又是因為自己的出現而提前。

麥道MD-11是一款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生產、配置有3發引擎的寬體客機,其設計源自DC-10客機,設計特點在於尾翼有一發引擎。但其機身、翼展則比DC-10長,機翼的兩端也加裝了小翼,而翼切麵的設計也得以改良。可因為設計缺陷,MD-11於2001年停產後不少MD-11被用在貨運服務上,而退役的MD-11客機也被悉數改裝為貨機。

如果飛機銷售和想能都好怎麼會停產,更加不會被改成貨機。DC-11客機滿載情況下的確能夠放下400人,可自身設計不合理帶來的事故卻是數不勝數。

當年波音兼並麥道,主要是防止麥道被空客兼並,空客兼並麥道實力會大於波音。這是波音不願看到的,另外波音也看重麥道的生產力及強大的研發實力,尤其是軍機研發實力。而波音自二戰結束後再也沒插手過軍機,主要是軍品研發實力不如人所致。要知道,麥道可是美空軍最主要的戰鬥機供應商,F-4“鬼怪”、F-15“鷹”、F/A-18“大黃蜂”都是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