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第一桶金(1 / 2)

“李總,香港創業時報的記者袁小姐在會客室已經等了您兩小時。”

“小芸,快去替我跟她說聲抱歉,會議結束我馬上過去。”

李凡待秘書離開會議室對今次會議做了個簡短總結,交代相關事宜之後第一時間在會客室接待了袁記者。

袁:李總真不愧為創業新秀,如今想采訪您都成為了一件難事。

李:抱歉,真的非常抱歉,浪費袁大記者的寶貴時間確實是李凡的不該,等采訪完可一定賞臉吃個飯讓我有機會表示歉意。

袁:能和年輕有為的李總共進晚餐是我的榮幸,肯定不會跟您客氣。李總,您的崛起讓同行和媒體都充滿著極大的好奇,我今天的采訪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您能夠分享一下成功經驗,給那些還在創業一線摔打的年輕人一些啟發和借鑒,相信大度的您不會拒絕的?

李:哈哈,袁小姐如果願意轉行我肯定第一個重金聘請,因為您已經具備了很多人缺乏的心理之術,這也是您能在記者這個高素質行業裏可以快速拔萃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個人經曆了這麼些年,到現在為止有一個很淺顯的體會,其實一個人能不能成功,有時候得看命?

袁:命?你所指是命運對吧。

李:沒錯,人們常說踏著巨人的肩膀容易成功,其實我覺得本身這句話就是真理,擁有與生俱來優勢的人自然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很簡單的例子就能讓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因為王嘉誠是巨富,所以他兒子也絕對不可能成為窮鬼和庸人;所謂的一無是處的富二代其實少之又少,假設我已擁有很大一筆財富——

袁:李總好像不必假設了吧。

李:(李凡笑了笑)我隻是剛剛起步,大多數傳言都不具備真實性;假設我已擁有很大一筆財富,那我所給予我後代的一切都將是最好的,這裏麵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環節,另有就是擁有一個成功長輩在他生命裏潛移默化擔當引導作用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無形財富,隻不過這類幸運人群占很小一部分。

袁:聽起來很有道理,不過傳言李總是窮人家的孩子,這個應該具備真實性吧,但您現在照樣可以很成功。

李:每個人成功都有成功的理由,我可能運氣比別人好點,比別人努力點,比別人想得更多一點而已。

袁:李總真是太謙虛了,關於您的傳奇故事我在網上還是有過一定了解,但仍然很想聽你親口說說,從您的家庭出身談起如何?

李凡端起秘書泡好的特濃鐵觀音,這是他從戀上喝茶以後便最喜歡喝的茶種,鐵觀音韻香持久又養生健體,品上一口茶水李凡開始陷入回憶之中。

他出生在一個少吃少穿的年代,七十年代末期的西部農村條件相當艱苦,吃了上頓沒下頓是大部分家庭需要麵對的現實問題,就在那個時候他來到了這個艱苦世界,李凡有個姐,因為家裏窮讀完初中便輟學在家,落後的年代落後的農村思想落後是必然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他那個貧窮的角落紮根極深,李凡比他姐唯一幸運的地方就是下麵帶了個把,否則不可能有今天如此成就的他。

家裏省吃儉用供著他讀書,從小懂事的他讀書也算用功,村裏第一個進縣一中的是他,這也是讓他的貧窮家庭當年唯一值得驕傲和自傲的地方,高中時代他像廣大苦孩子一樣熬到高考,其間所受的苦現如今讓他想起還會覺得心酸,隻是他早已懂得人應該積極往前看,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但各種硬性因素無可避免會帶給他或多或少的影響,最終李凡雖順利考上大學卻與名牌大學無緣,僅考上一般本科院校。即便如此依舊在他村裏造成極大的轟動效應,窮疙瘩出一個大學生真的非常不容易,他永遠忘不了首次離開家鄉去上大學的那刻全村人歡送的感人場麵,那個時候他便在內心深處狠狠發誓,以後一定混出人樣好好回報這些敬愛的鄉親們。

坐了十幾個小時火車來到重慶,背著破行囊的他終於明白到什麼是環境差距,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一個比他想象中大許多的城市,一出站腦子便開始發懵隻覺著到處是人和車,站在車站廣場裏整個人都有些發傻。

九月的重慶早晚天氣微涼,白天舒爽,出生在落後貧窮的地方他對貧窮深惡痛絕,因為從他自身能夠深刻感受到成長環境所造成的差距,這並非抱怨父母沒有給他提供好的環境和物質條件,相反他內心非常感恩;可是從理性的角度來講,農村孩子和城裏長大的孩子差距真的太大太大,感覺就是不同的兩個世界。初入大學李凡首次接觸各個不同城市不同背景的同齡人,逐漸感受到素質教育體現出的差別,這包括他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缺陷,其實這都與小時候所受的各方麵教育有莫大關係。“王侯將相有種乎?”李凡認為確實“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