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第一桶金(2 / 2)

大學裏很多經曆都是他的第一次,第一次玩電腦,第一次上網,第一次談戀愛等等,身處大學這個小社會裏讓他學到很多東西,不光光隻是知識,而實際上期間他在知識方麵反而獲取相當有限,這都是後話。

念過大學的同學都清楚,剛入大學都必須經過軍訓,軍訓對同學們來說其實是一件枯燥而辛苦的事情,每天走走步跑跑步,時不時當大家淩晨睡得正香時還來那麼兩哨子,弄得同學們睡不安寧,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時間還得拉在一塊吼歌,李凡天生五音不全,就連村裏老人能哼的老曲他都來不了,唯一能發聲弄兩句的隻有國歌,但就這個也隻能跟著大家夥合唱合唱,因為他唱國歌竟然還會跑調。所以在大學班上真的很崇拜其他同學,覺著他們咋會唱那麼些歌,有的除了能唱還會跳舞,有的會吹口琴,有的居然還會拉琴,真的都相當崇拜。進了大學圈子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貨真價實的土包子,同學們平時聊的那些什麼歌星影星之類沒一個聽過,因為從初中以後他就基本沒怎麼看過電視,每天兩耳不聞窗外事隻忙於學習,寒暑假就死命幫家裏幹活,並且他那窮角落根本沒有所謂有線電視,隻能看個本地的衛視台,所以能接受到的信息幾乎為零。

第一次接觸電腦是上計算機課在學校的微機房裏上機,讀大學以前他還真沒見過這高級玩意,值得肯定的是李凡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比較強烈,所以會比其他同學對電腦更癡迷更珍惜;就如同一個人住在海邊,天天看著大海潮起潮落日升日沒當然沒有任何感覺,可有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有機會看海,那麼這類人去到海邊可能會撿些貝殼甚至包一包海沙回去留作紀念,因為不常擁有,所以才去珍惜。

電腦玩多了上課的時間自然就會減少,這是大學生的通病,很多學生都因為玩電腦遊戲太過癡迷而荒廢了大學學業,等到畢業的時候才埋怨現實社會太殘酷大學生工作難找,試問自己如果確有真材實料會找不著好的歸宿嗎?可李凡是個特例,他癡迷電腦但卻具備理性意識,這也跟他家庭出身有關,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命中注定會和其他同學不太一樣,他窮所以得考慮生存問題,不可能像其他同學活得那般滋潤,為了湊足大學學費父親已經借遍全村各戶,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得他心裏非常清楚根本沒資本去享受。慶幸的是學校對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對於他而言這種機會就是雪中送炭,恨不得一人幹幾個活。

大學裏一個宿舍一般隻住四個人,他的室友兩個廣東人一個四川本省的,廣東真是有錢是他跟室友相處一段時間得出的感慨,吃喝玩樂在兩個廣東室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李凡知道這跟他沒什麼關係,別人看得起自己就交個朋友,看不起也沒必要熱臉貼涼屁股。他不是不想交條件比他好的朋友,相反內心極其渴望友情的滋潤,人活在世界上沒幾個真心朋友真的很悲哀,中學時代因為沒時間沒精力去交往,到了大學應該有所改變,從開始踏上來重慶的路上他就是這般想的。李凡讀書比同齡人要晚一些,所以入大學是99年,當時騰訊QQ剛剛推出一年的時間,發展的用戶數不過百萬左右,那時候大學生們幾乎都被這小企鵝迷瘋了,通宵泡在上網跟異性聊天,而且最初始的網友給人感覺非常真誠,網戀的成功率在那個年代相當高,他那個叫江翔的廣東室友就是從聊Q談的同城對象,後來相處得非常好。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那會紅的,當時的大學生基本都拜讀過**蔡的這篇寫網戀的愛情小說。

喜歡本書的朋友請幫忙收藏和投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