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招禍(2 / 3)

陳媽媽便是後來買下來給李青芝的陪房媽媽,三十幾歲的年紀,瞧著一身清爽勁。她曾在大戶人家服侍過當家太太,奈何那家遭了橫禍沒落了,這才被轉賣到李家來。

陳媽媽也分外有眼色,把兩個陪嫁丫頭不過幾日便□□得有模有樣,曉得周素賢與李青芝親厚,倒不似錢婆子那般待周素賢輕慢。

如此周素賢也就放心下來,李青芝身邊能有個人幫襯,至少在內宅裏會少走許多彎路。

團年菜十分的豐盛,雞魚鴨肉山珍海貨,滿滿當當的擺了一桌子。李家一家老小團團圓圓的圍個大桌吃了團圓飯,李庸趁大人守歲之際,悄悄地捧了個小匣子去尋周素賢。

他這些時日和李廉臨了幾幅書畫,湊了些錢為李青芝買了些時興的胭脂水粉做添妝,還有剩餘些,便想著周素賢的手上生有凍瘡,特地又去藥行買了治凍瘡的藥膏。因怕鄭氏看見生事非,延挨到此時方才尋到送東西的良機。

周素賢用過團年飯,又和小環清洗碗碟收拾灶房,如此忙和下來,方才得空燒了一鍋的熱水,關好屋門從頭到腳的好生清洗了番。

李庸來敲門,周素賢正把衣衫穿好。她屋裏入夜沒得油燈點,也不知是鄭氏忘了還是錢婆子扣下了,這會摸黑才洗了澡,一頭半幹半濕的青絲隨意的披在身上,這才來開門。卻不曾想門外的是李庸,借著堂屋的一點燈光,二人朦朧的身影映在彼此的眼中,都有些怔愣。

周素賢回過神來,也不能讓李庸站在門外說話,若給人瞧見又是一番官司,遂讓李庸進屋。

屋裏氳氤些水氣,周素賢才洗漱過的水都還未倒。李庸頭回子進小娘子的屋,眼都不知道往哪放。入目便是一張臨時拚湊成的小床,吊著半新不舊的帳子;再有隻瘸了腿兒的破桌子,地上一張小板櫈兒,再無旁物。倒是桌子上擺了個破陶罐,其中插著幾簇早春的野菊,為屋中添了不少野趣。

李庸心中直歎屋子寒酸,越發的局促起來,手腳都不知道要擱哪才好。

周素賢見他如此模樣,心頭好笑之餘,便問他來意。

李庸這才記起找周素賢的目的,他把手上的小匣子遞予周素賢,神情頗不自然,道:“我見你手上生了凍瘡,便去藥行買了藥膏子予你擦。”因他頭回送東西給周素賢,又有點緊張,看到屋裏周素賢的洗澡水,趁她接東西的時候,便挽起袖子替周素賢把洗澡水端去屋外倒了。

他的動作一氣嗬成,待周素賢反映過來,李庸已將木盆拿回屋放到牆角邊。

這下換周素賢分外不自在了,半晌才紅了臉地對他道了聲謝,手上的小匣子頓時變得燙手起來。

李庸同樣窘迫,不過說得幾句話便辭出來,經過冷風一吹,才發現麵上燙乎乎的。他深吸幾口氣,待麵色如常這才去和大家一起守歲。

夜裏周素賢躺在床上翻來複去的睡不著,手上的凍瘡擦了李庸送來的藥膏子後開始發癢,心頭對李庸這小兒郎,真心多了幾分感激。

第二日正月初一,李家的兒孫俱早早起來給李老爺子拜年,李老爺子一一給孫兒孫女們發壓歲錢,就連周素賢都有份。

因著正月初一是李庸的生辰,錢婆子特地開案要為李庸做一碗手擀的長壽麵,錢婆子年年如此,今年自是不例外。

李庸收到兄弟姐妹們送的生辰禮物,頓時想到今日亦是周素賢的生辰。因兩家從前交換庚貼時,李庸曾偷偷瞧見過一眼,當時還曾感歎他二人竟是同一天生日。

李庸便去灶下吩咐錢婆子做多一碗長壽麵,說是要為周素賢慶生。

錢婆子麵上應下李庸的吩咐,暗裏卻向鄭氏打小報告。

你道為何錢婆子會這般,皆因那日她不在,周素賢做了頓飯,得了李家老小一致的好評,又有那道金玉滿堂糕之事在前。錢婆子來來回回也就做得那幾道家常小菜,半道小食也拿不出手,她一下子就感到了自身的危機。

錢婆子在李家服侍幾十年,李家的情形她是門清。鄭氏巴不得省出些家用來好供小官人們讀書,如若周素賢被鄭氏留下使喚,從而辭了自己也是有可能的。灶房是她錢婆子的一畝三分地,她早已將這裏看著是她的一部份,怎容它人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