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廉和李庸相視一眼,不知羅氏為何有此一問,他們自是希望父母重修舊好一家團圓,遂都點頭答是。
羅氏又望向鄭氏,問道:“大嫂,容我說句不客氣的話,大伯納妾未得你同意的確是大伯的不是,但事後鬧成那般,確是大嫂容不下人。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卻是你令大伯顏麵盡失,如今又拿大郎四郎的功名來威脅,這卻是你的不是,也難怪大伯氣成這般,若大嫂還念在身為李家長媳的份上,且也看在大郎幾個的份上,這會與大伯道個歉,也好叫大伯消消氣。況且既是一家人,又何必見麵像仇人一般彼此仇視,望你們各退一步海闊天空為好!”
鄭氏略為動容,但要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矮下身段與李伯忠道歉又實在拉不下臉麵,不由一時猶豫。
羅氏便與鄭大舅媽使眼色,心中卻曉得鄭家這時尋上門來並不為鬧事,肯定也不希望兩邊越鬧越僵。
鄭大舅媽便上前拉了鄭氏低語,勸慰幾句後,又喚李廉和李庸來與鄭氏說好話。
這時羅氏又上前勸李伯忠,道:“若大嫂肯低頭道歉,看在孩子們的份上,也不該再和大嫂置氣,況且剛才親家老爺也未說錯,他二人才考了縣試,你也不希望他們將來考中得了功名後卻無端遭人指摘,老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你們夫妻兩個也該為孩子們著想一二。”
李伯忠和鄭氏都沉思不語,屋中隻有李廉李庸兩個勸慰的聲音。羅氏便與李叔文相視一眼,示意他來了結二人的這段孽事。
李叔文先看鄭氏臉上已有悔意,又見李伯忠神情似有鬆動,便和鄭老秀才抱拳道:“親家,這會他們夫妻二人想必心頭都存著氣,若此時就讓大嫂歸家,又怕他二人成日吵鬧不休,而影響大郎四郎讀書,我看不如這樣,也讓他們各自冷靜一些時日,待大郎和四郎考完院試後,再由他們兄弟親自去將大嫂接回來,親家你看如何?”
鄭老秀才思量一會,認為這卻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式了,遂點頭答應,又去喚鄭氏,斥道:“還不與你官人說幾句軟和話,夫妻吵架哪有隔夜仇,你這強硬的性子也該改改了,若再生些甚麼壞心思影響大郎幾個讀書,便是李家容你,我鄭家也容不下你。”33小說網
李伯忠在旁冷哼,心道鄭氏慣常強硬,要她改脾氣,豈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鄭氏曉得老父是在為自己遞台階,想著隻要再忍幾個月,便會由大郎兄弟將自己接回李家,想了一想,隻得低頭與李伯忠道歉。
李伯忠這會強脾氣上來,根本就不理會鄭氏。李叔文連忙又做和事佬,好歹叫這場鬧劇結束。他便邀鄭老秀等人去三房吃酒,又去拉李伯忠,好說歹說終於將堂屋的男人們先行帶走。羅氏便上前與鄭氏低聲相勸,李青娥和李康這會也跑上來喚“娘親”,二人目眶泛紅,又依著鄭氏,不肯放她走。
周素賢一時感慨萬千,上前喚了聲“婆婆”,便道:“婆婆好生與小叔和小姑說會話,兒媳這就下廚整治些吃食來。”
鄭氏看她一眼,不欲當著羅氏的麵與她甩臉子,便點頭“嗯”了聲。周素賢趁機避去灶房開始忙活起來,打算做幾樣鄭氏從前愛吃用的幾味小菜,心道自己主動小意示好,盼鄭氏不要太過為難自己便好。
劉媽和小環都苦著張臉,想到鄭氏再有兩三個月就要回來,小環十分為周素賢擔心,不禁問她:“若大太太回來,你管家豈不是要叫她百般為難?這可怎生是好?”
周素賢輕輕搖了搖頭,與小環和劉媽叮嚀道:“你們兩個需記住,大房本就是婆母打理的,我不過是暫時接管而已,待婆母歸來,這管家之權自是要歸還於她,你二人萬不可心生怨氣。”又和小環交待:“你這張嘴也要管住,若是叫人拿住把柄,到時我也難護住你,可知曉?”
小環垂頭喪氣的點頭,劉媽在一旁不無擔憂,想了想還是將緊要的話問出口,道:“四奶奶,若是大太太再管家,奴婢幾個可還有月錢可拿?”
周素賢當下就保證說會有,又笑著寬她們的心,道:“即便婆母不發月錢,我這邊也會私底下補貼你們,但你們需記住,不可對大太太心生輕視,大太太再如何,她依然是當家主母,也是大郎四郎的親娘,不可讓他們兄弟兩個為難。
劉媽和小環頻頻點頭,二人心中都有了數,像如今這般的安生日子已一去不返了。
。您提供大神謝荼蘼的步蟾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