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君臨亭下,詩詩惜別(2 / 2)

不用說,這馬車之中的除了那擅長彈奏琵琶的李師師就不可能再是別人了。

琵琶聲起,詩詞應聲而出。

蔡鞗完全沒有想到李師師的記憶力如此強悍,三人不過就在杯盞之間相和的詩詞,居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這個開封府第一名妓變成了曲子。

就憑借這一點,就是不感慨都不行。

“周公,原來是在這裏等著我了。”蔡鞗此刻哪裏還能不知道這就是周邦彥提前通風報信了,隻是讓她不能夠理解的是,為什麼古人會有一見傾心的說法,換了後世,除了金錢的魅力之外,一見傾心似乎已經成了奢侈品。

“文正,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自從那日對飲唱和,你我已經引為知己,所以你我以兄弟相稱便是,至於這年齡,伯紀,你說是不是問題?”周邦彥看向了李綱。

李綱聞言笑了笑道:“美成兄,所言極是,來,你我三人共飲此杯!”Lωxδ9

老中青三代,端的是有趣。

酒飲盡,曲已罷。

轉眼便是半個時辰,亭子中依依不舍,亭子外喋喋不休。

那些禁軍隨從看著李師師與玉蓧,雙眼滿是愛慕。

李師師款款而來,她的步子輕盈,笑若桃花般的臉龐更是迷煞了眾人。

“衙內今日離去,怎的也沒有什麼禮物贈與詩詩嗎?”

詩詩此話一出,一旁的玉蓧有些不喜,不過看著詩詩的俊俏模樣,心裏也不由嫉妒了幾分,不過也僅僅是嫉妒罷了。

“詩詩娘子,這話倒是顯得文正怠慢了,那容我想上一想。”

蔡鞗這次喝了不少的酒,即使後世的他從一杯倒養成了一瓶倒,來到這大宋依然能夠力戰群雄,不過他今日還是有些醉了,隻見他站起身來晃晃悠悠,良久未說出一句話,直到他聽到亭子旁邊的垂柳麵前。

“柳柳柳……柳陰直,煙裏絲絲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以柳為題,隨口而出的是詞牌蘭陵王。

醉酒的蔡鞗前兩句有些嘴瓢,不過隨之詞牌的上闕便猶如瀑布直下,一吟而就。

在蔡鞗停頓的片刻,李綱與周邦彥紛紛驚詫在亭子之中,不過十八年華,才華如此,不禁暗暗讚歎一番,古有折柳送別,今有蔡文正即興詠柳,這一幕若是流傳下去,必是一段佳話。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這中闕所寫的惜別之情,追憶一番往事,讓李師師、周邦彥、李綱等人不由深感同受,紛紛看向蔡鞗,一首好詞已然代表不了他們此刻的心情。

“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淚暗滴啊……”

詞罷,蔡鞗的身子忽然一晃,直接倒了下去,顯然方才自持能喝三百杯的蔡大衙內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您提供大神一葉煙塵的人在北宋,從拒做駙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