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勝看到省委書記的批示後,專門拿著批示來到張東峰的辦公室,高興地說道:“東峰,平江這一步棋是走對了。這樣下去,平江在全省的形象,很快就會扭轉,這得謝謝你啊!”
“哪能謝我?還不是宋書記您的決策正確。”張東峰說道。
宋德勝笑著,臉上有些燦爛。
省電視台前幾天專門到平江來做了一期節目,本來是準備采訪張東峰的。
隻是張東峰堅決不同意,一把手不采訪,采訪我這樣一個副職幹什麼?副職的工作,不都是在一把手的領導下開展的嘛。
最終宋德勝對著電視鏡頭,侃侃而談。
張東峰發現,宋德勝不僅僅在談具體工作,而且已經將“十差幹部”的評選與平江區的發展,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在宋德勝的辦公室裏,宋德勝喝了一口茶,然後說道:“這個活動還是要進行的。省裏已經全麵推廣平江的經驗,不能說我們自己先偃旗息鼓了。”
“不過,現在看來許選的方式方法上還是值得深入研究。比如,怎麼對待提名?提名的範圍?提名原則等等。”
“現在的各種提名方式,我看了看,像區務網上的提名,就很亂。我們千萬要防止有些同誌借‘十差幹部’的評選,來發泄私憤。如果這樣,就偏離了我們的初衷,甚至適得其反。”
“我也是這樣想的。評選活動必須繼續開展,方式方法上必須進一步改進,因此,我在考慮,是不是繼續擴大提名範圍,延長提名時間?”
“春節過後,再由區委研究提出候選人。這樣,可能更妥當一些。宋書記、趙書記,你們看?”張東峰看了看趙一達。
這個家夥啥事也不幹,出主意也是說空話,沒有任何實質內容。
趙一達笑道:“當然可以。評選活動不要太急躁,事情是好事,但不能辦砸了。”
“也不能搞成讓幹部人人自危。這個……”姚丹插話,“我就聽到一些議論,說是最近在外麵飯也不敢吃了,酒更不敢喝了。”
“為什麼呢?就是怕被人盯上,戴上一個‘十差幹部’的帽子。我覺得關鍵還是……張書記,當然我隻是建議,我覺得關鍵還是當初的意見不太成熟,對什麼是‘十差幹部’定性不夠準確。幹部好與差,主要還是體現在工作實績上。如果從這方麵來進行,估計是不是……”
“有道理。我讚成姚丹主任的觀點。”宋德勝端著杯子,看了一眼上麵的青花,繼續說道,“標準還是要界定一下,我們評的是‘十差幹部’,是幹部,就得主要看工作。”
“現在有些人可能在提名時,隻看了表麵現象。如果僅僅看吃吃喝喝,那麼首先我就得被提名。是吧,標準還得改進!”
“確實還得改進。”趙一達再次附和。
張東峰覺得有些無奈:“這樣吧,我再請評選辦的同誌,認真進行考慮,節後拿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節前肯定來不及了,根本沒有時間了,何況還有……”
“也好。”宋德勝理了理頭發,問姚丹,“聯席會議準備得差不多了吧?”
“宋書記,已經準備好了。”姚丹答道,“人員已經通知了。”
張東峰接話道:“宋書記,聯席會議我就不參加了,另外有些安排。”
“這……盡量參加吧。”宋德勝接著問姚丹,“材料都發到他們手中了吧。另外再加一個通知,對三幹會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意見,請用文字來進行表述。”
“今年的會議,時間縮短為半天,重複的話和空話套話一概不說。”
“這是好事。恐怕實施起來,不太容易,大家都說慣了的。”姚丹馬上意識到說漏了嘴,立即改口,“會議時間確實不宜太長。往年搞到半夜,最後也就應付了。會議質量不高。定時發言,很有必要。”
趙一達出門接了一個電話,就站在門口,說有點事,先走。
姚丹也下樓讓辦公室發通知去了。
張東峰正要離開,宋德勝說道:“東峰,青可電子的事情,怎麼說?”
宋德勝下麵的話應該是“怎麼一直沒有進展”,但他沒說出口。
張東峰進行解釋:“最近他們那邊比較忙。主要是涉及在國外的項目,老總也在國外。嚴青主任前幾天還去盯過。請宋書記放心,等過了年,項目就會動起來。”
“還有東部物流港的項目。土地的問題解決了,老百姓這頭,工作還得做細。”宋德勝歎了一口氣,說道,“平江現在再也經不起大的折騰了。這個齊高明,唉!”
說到東部物流港,張東峰就想到聞梅,同時想起上次在省城宋德勝請客的事。
事後,聞梅告訴張東峰,宋德勝想離開平江,可是市裏沒有意向,他想通過聞梅的關係找一下省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