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鸞鳳還巢(1 / 2)

王慕瑤一臉懷疑的看著王冉:“清河公主回來的這些日子,並沒有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反而孝敬長輩,心係百姓,經常幫著安置災民,哪點做錯了?上到琅琊王,下到黎民百姓,提起公主,那個不要稱讚一句善良懂事?若不是有小人惡意中傷,宗正卿不誇讚公主也就罷了,為什麼要生氣?”

王慕瑤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話裏的意思,最是明白不過了,簡直就是明著指責她是那個惡意中傷清河公主的小人。

王冉臉憋得通紅,氣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明明就是清河公主不好好在學館讀書,總是跑去粘著長豫哥哥,課業一塌糊塗。宗正卿要問,她也是實話實說而已,怎麼就成了她惡意中傷了?

什麼心係百姓,清河公主天天去幫著安置災民,哪裏真的是為了百姓,明明就是喜歡長豫哥哥,才故意往跟前湊,和王慕瑤當年有什麼兩樣?不過是擔心對公主名聲有損,才打著關心百姓的名頭遮掩一二。偏偏這些賤民不懂,還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哼,如果不是長豫哥哥在,清河公主好端端的怎麼會去那種破地方受累?又累又髒的,哪裏比得上在府裏錦衣玉食的舒服?

而且清河公主連金陵話都不大會說,大字更是不識幾個,能幫上什麼忙?這話哄哄別人也就罷了,宗正卿怎麼會信呢。

宗正卿出身地位顯赫的陳留王府,祖上都是博學多識之輩,自然看不慣清河公主這般不學無術,有辱皇室威儀的人,教訓一頓原本也是理所當然的,關她什麼事啊?

瞥了眼清河公主旁邊原本寫的歪歪斜斜,如今又暈染的一片黑漆漆的紙張,頓時又有了底氣:“曹宗正過問,我隻是實話實話而已,你要是不信,自己去問曹宗正好了,衝我凶什麼。”

反正宗正卿是因為清河公主的字生氣的,那字白紙黑字的擺在這裏,可不是她汙蔑的。

“去就去。”王慕瑤狠狠白了她一眼,抬腳就要去找曹統,“清河公主才進學館幾天,來這裏讀書原本就是解個悶,琅琊王和我姨母都是知道的,好端端的,宗正卿何苦要故意刁難。”

王冉氣的反怔,反唇相譏道:“湖心亭的事,很多人都在,我何必騙你?我看你為清河公主出頭是假,想見曹宗正才是真吧。”

“你說什麼?”

“大家都心裏明白,非讓我說出來嗎?”這裏沒有長輩在,王冉說話也沒什麼顧忌,“人家明明不願意見你,何必拐彎抹角的往上趕呢,你不嫌難堪,我們王家還嫌害臊呢。”

她好好的和宗正卿說幾句話而已,先是清河公主哭哭啼啼的,好像受了天大委屈,害的宗正卿被大家紛紛指責,好不容易清河公主不哭了,她又要被王慕瑤一頓指責,她又沒做錯什麼,憑什麼?

哼,王慕瑤雖然也姓王,但是她家是弘農王氏,和琅琊王氏不是一支,隨著王慕瑤父親王粹戰死,背後的家族,早就不存在了。她的母親潁川公主,也已經不在了,她的皇帝舅舅,皇帝表哥,更是先後成了匈奴人的階下囚。如今是客居在她們王家,不說對她客客氣氣,還屢屢找她麻煩,真拿這裏當自己家了?

王慕瑤腳步一頓,頓時羞的說不出話來。

清河公主有些奇怪,似乎這兩個人一見麵就要吵架,很少能夠心平氣和的說話。

但是王慕瑤與她同為皇族,是如今僅剩的同輩中血緣關係最親近的人,北伐目標一致,肯定不能袖手旁觀,更何況王慕瑤原本就是為了給她出頭。

狀似好奇的問道:“你在說什麼呀?宗正卿為什麼不見姐姐呀?”

“公主殿下沒聽說過嗎?你這位慕瑤姐姐來江南尋親的時候,遇到曹宗正。人家隻是順手幫了她一把,她竟然親自端著茶點果品伺候,還要以身相許,嚇得曹家多年不敢上門。更是放出話來,曹家向來低門娶婦,不高攀皇親國戚。”

王慕瑤又羞又氣,拉著清河公主就要離開。

清河公主端坐著不動,輕輕握了握蘭陵亭主的手,笑道:“這話從何說起?本公主怎麼聽不明白。”

曹統和王慕瑤的事她在曹家也聽說過,不過沒有王冉說的那麼誇張。

不過是曹家在王慕瑤危難中幫了一把,王慕瑤心生好感,再加上家世合適,年齡也相當,襄城公主探了探曹家口風。曹家沒這個打算,婉拒了,也就結束了,連六禮都沒有開始,外人根本不知道。

王慕瑤並沒有哭著鬧著非君不嫁,又沒有做出投懷送抱等有傷風化的事情,原本也不算多大的事。

這事既然沒成,襄城公主肯定不會和外人提,但是王家的人自然是瞞不住的,尤其是裴氏和王冉,時不時的拿這個來諷刺王慕瑤幾句。

其實大晉人士多風流,女子也沒有那麼多規矩。

“我聽說,當年潘郎每每駕車出遊,城中婦人無不爭相觀看,擲果盈車。前幾年衛璧人來到建康,更是被聞訊而來的男男女女圍的水泄不通,活活看殺。可見愛美之心,人人皆有,見到俊美郎君,即便陌生人也會忍不住想要親近。何況宗正卿對姐姐有恩,又生的玉樹臨風,姐姐親近一二也是情理之中,算不得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