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喜慶(2 / 2)

趙琇陪著姑娘們說笑,其實心裏頗覺得無聊。幸好還有三房的淑姐兒與趙啟軒之女沅姐兒在旁幫著應付,否則姑娘們也許早就發現趙琇的心不在焉了。這些女孩子們上門喝喜酒,也不會說些京城宅門裏的八卦,除了說吉祥話,就是問些新娘子的家世背景性情等等。米穎芝進京後,除了管家,就是忙著照顧母親弟弟,就算出門交際,也隻會去米省之那幾個朋友家裏見見他們家的女兒,除此之外幾乎足不出戶,更沒有在京城打開交際圈。京中高門女眷們幾乎對她一無所知,老一輩的隻能拿從前與趙琇之母米氏結交時的印象來揣度她的堂侄女,年輕一輩的就得從趙琇嘴裏探聽了。

但無論米穎芝從前如何不為人所知,今日一過,她就是正兒八經的建南侯夫人,會成為頂級誥命圈子中的一員。為了正式結交時不會鬧笑話,所有女眷都想先做些準備工作呢。

趙琇一邊斟酌著回答眾人的問題,一邊把心思放在外頭的禮堂上,心急著想去觀禮。其實,若不是禮堂上來了太多外男,她是一定會跑出去看哥哥嫂子拜堂的。如今卻隻能跟小姑娘們一起擠在後堂中,一會兒行禮時,也要隔著碧紗櫥去瞧。

碧紗櫥上蒙著輕紗,從外頭往裏看,隻有朦朧一片,約摸能瞧見幾分影子晃動;從裏頭往外看,也隻能看見模模糊糊的人影動作。隔著它去觀禮,有什麼意思?

趙琇心知,這大概是她距離古人的婚禮現場最接近的一回了。輪到自己結婚時,她肯定隻能象個木偶一般呆坐,什麼都看不到,哪裏都不能去。等婚後再去別人的婚禮,就隻能當親友或賓客了。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張氏早就嚴令她不許跑到堂上去,宮嬤嬤與左嬤嬤更是三令五申這樣做不合規矩,趙琇心裏氣悶,卻隻能聽令行事。

正鬱悶著,她便聽得外頭有人喊“吉時到”,接著鑼鼓聲齊響,張氏那邊一下就喧鬧起來了,丫頭們扶著張氏到高堂上端坐,預備一會兒受新人的大禮,趙琇則早已按捺不住,跑到碧紗櫥後頭看熱鬧去了。在她身邊,來做客的姑娘們也都爭先恐後地擠到紗櫥前往外看,有人在看新人,有人卻在看儐相。

趙琇隻盯著自家哥哥瞧,至於嫂子,她頭上蓋著蓋頭呢,離得遠了連紅蓋頭上金線繡著什麼花都瞧不清楚。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自家哥哥怎麼會笑得這樣傻呢?笑得那麼歡,還裂開嘴露出大白牙齒,看起來是很陽光很燦爛啦,可是在熟悉趙瑋的人眼中,這個笑容實在讓人忍不住產生幻滅感。

親友與儐相們都在盯著趙瑋發笑呢,他自個兒倒是不覺得有什麼,繼續笑得見牙不見眼,趙琇隔著碧紗櫥,都不忍直視了。還好他隻是笑得傻,人沒傻,拜天地時十分端得住,動作也沒走型,總算維持住了堂堂建南侯的臉麵。等到禮成之後,新人被簇擁著往新房去坐帳、挑蓋頭、喝合巹酒等等,趙琇因脫不得身,都未能親眼目睹。等婚禮程序走完,趙瑋出了新房,重新回到酒宴上時,趙瑋的表情總算恢複了正常。

可惜,他方才傻得太明顯了,親友們都忍不住打趣他:“新娘子在的時候,新郎官兒笑得那麼歡喜。怎的新娘子一走,新郎官就不笑了呢?難不成新郎官兒的笑臉,還得看人方才會露出來的?”張氏笑得更歡喜了,她今日笑得其實比孫子更開心,從早上開始,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趙琇都擔心她麵上的肌肉會不會已經笑僵了。

趙瑋被人打趣一句,總算反應過來了,他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就鎮定了下來,團團作了一揖:“今日多謝諸位上門道賀,寒舍已備下薄酒,請諸位多喝一杯。”算是求饒。眾人又再打趣他幾句,方才饒過了他。

喜宴正式開始了。趙瑋帶著同族兄弟子侄在外院的大宴上招待賓客,趙琇隨祖母張氏在花園裏招呼女客們。趙琇負責所有未出閣的女孩兒,吃的也是香甜不醉人的果酒。今年莊子上的果子尚未成熟,因此用的是舊年釀的酒,但女孩兒們也吃得非常滿意。三杯酒下去,氣氛就熱鬧起來了。不知是不是因為母親長輩們都在別桌上坐著,離她們有些遠,主人家趙琇又是個再寬縱不過的,女孩子們很快就覺得自在了,拋開了許多拘束,與好友們有說有笑起來。

趙琇見客人們盡興,心裏也歡喜。她正歪著頭聽馮秀琴馮姑娘說近日發生的一件趣事,忽然感覺到有人在扯自己的袖角,回頭一看,卻是碧菡。

碧菡壓低了聲音對她說:“姑娘,有一位鄭姑娘,說有極要緊的事要告訴你,是跟王府有關的,請你借一步說話。”

趙琇眉頭一皺,這話是什麼意思?又是哪位鄭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