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侯趙瑋的婚禮辦得十分熱鬧,不但皇帝派了宮使賜下賀禮,就連皇長子、廣平王世子以及汾陽王世子等皇家貴胄也帶著一眾宗室子弟前來道賀了,蔣家、李家的女眷也都受邀前來喝喜酒。
除此之外,京中勳貴一係、武將一係,以刑部官員為代表的文官一係,統統都出席了喜宴。尚太傅本身沒動,可他兒子尚瓊卻帶著明知書館一眾士子上門做儐相來了,簡直就是本朝有史以來第一耀眼的儐相團,差點兒沒把新郎的光芒都蓋了過去。
托尚瓊如今在士林中的超然地位所賜,趙瑋去迎親,有這麼一個儐相團跟著,壓根兒就沒人為難他——這麼多才子在,有多少催妝詩作不出來?再說了,儐相團裏,也有順天府衙門屬官的世交子侄在,即使女家親友在前門攔住了迎親隊伍,還有後門與側門呢。
等把新娘子的花轎迎上了回程,又有順天府衙役與步兵統領衙門的將官護送。步兵統領衙門的人還順道與新郎攀了一番交情,據說如今的步兵統領衙門主官,昔日也是在老郡公麾下做過小武官的,還給老郡公牽過馬呢。如今認了親,倒比往日更親熱了,連帶的對趙瑋的嶽父順天府丞米省之,也多了幾分恭敬呢。米省之日後有差遣他們處,想來更加得心應手。
花轎迎回建南侯府,侯府上下也忙開了。今日人手實在充足得很,迎賓的不但有明知書館的士子,還有易家兄弟與吳進士這位趙家女婿,趙家本家也不落人後。除去本就在京的趙啟軒一家與趙遊外,好幾房都來了人,包括宗房宗子趙璟,他帶著妻子沈氏上了京,外六房更是連家主趙琿都親自上京喝喜酒了。他是個最長袖善舞的人,幾句話就哄得來賓歡喜不已。就這麼一晚的喜宴,不知被他搭上了幾位貴人,說成了幾樁生意去。
內三房的趙瑉也帶著妻子小王氏、兒子趙沐與長女淑姐兒來了。他老子趙焜考中了進士,實在太過歡喜,消息傳到家鄉奉賢,八老太爺整個人都年輕了十歲,這輩子不能科舉的遺憾也得以彌補了。不過趙焜在京中候缺,一直沒發現好的,他又考不上庶吉士,隻能外放,想著自己也一把年紀了,孫子都要娶親了,上頭還有老父,就算得了個好缺,難道還真要千裏迢迢跑到任上去?他能做幾年呢?隻能過過官癮而已。倒不如回鄉侍奉老父,教導兒孫,若能讓兒孫也中個進士,他們趙家三房才算是真正翻身了呢。
於是趙焜就放棄了候缺,去歲秋天帶著孫子趙沐返回奉賢去了。過年時祭了祖,他自個兒留在家鄉,卻打發兒子孫子上京,順道送淑姐兒出嫁。他還沒忘記自己身上有明知書館的差事,就命兒子頂他的缺,因此趙瑉如今也到了京城。趙沭與明知書館眾人是極熟的,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也給他父親打開了人脈。趙瑉深覺此行不虛,對趙瑋的婚禮也非常上心,親自以男家代表的身份在大門口招待賓客。他是舉人,又是趙瑋近支族親,身份也算拿得出手了。
其實,原本看到他們父子上京,趙琇還曾經擔憂過一下下。當日她在乾清宮,可是拿八老太爺做幌子,暗示了高楨皇帝眼睛受傷的真相的。當時趙焜祖孫已經回鄉去了,趙家其他族人又很低調,想來不會泄密。但現在趙瑉父子回京,若是皇帝知道了八老太爺傷的不是眼而是手,說不定又要猜疑幾分。不過趙琇隻擔憂了一小會兒,就很快鎮定下來。如果皇帝真要質問,大不了就坦承是在撒謊好了。她當日隻是要尋個借口去問高楨討要葉大夫老家的地址,倒不是真要為族中長輩求醫。她可以說高楨也不知道這件事,皇帝也沒什麼好懷疑的。
籌備婚禮的時候,趙琇天天都忙得腳不沾地,可到了哥哥成親這一天,她反而閑下來了。她是未出閣的女孩兒,又是要嫁入親王府的貴人,無論是張氏、趙瑋還是其餘族人,都不許她出麵迎客,隻叫她在屋裏坐著,陪來賀的女客們說笑聊天。張氏是老封君,也沒人讓她幹活,同樣是在正屋裏閑坐陪客。宮嬤嬤與左嬤嬤給她湊個趣。待客的差事則叫趙家宗婦沈氏與趙瑉之妻小王氏擔了起來,趙啟軒之妻馬氏從旁協助。有汪福來、烏來興二人的妻子在旁引領介紹,三位太太都很穩當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來道賀的女客們,眾誥命、各家太太奶奶們,都是在張氏跟前,未出閣的姑娘們則交給了趙琇作陪。今日李善文與曹蘿都因要待嫁,不曾過來,其餘方、劉、馮等幾家姑娘倒是到了。不知是不是因為趙琇婚姻已定、夫家廣平王府與皇帝的關係又明顯改善的緣故,小姑娘們對她比往日客氣了許多,更顯得小心敬重些,沒人會沒眼色地說些陰陽怪氣的話,也沒人提起從前得罪過趙琇的人,比如王大姑娘之類的。趙琇看著往日在詩會遇見過的,與王大姑娘十分親厚的一個女孩子親親熱熱地向她道喜,半點沒提起好朋友,心裏還有些遺憾。
她近日聽聞王大姑娘被許給了舅家的表哥,十分吃驚,還想找人問問事情真假呢。王大姑娘的舅家不是土財主嗎?以工部王尚書今時今日的聖眷,怎的還要把女兒嫁到那樣的人家裏去?王大姑娘素來自視甚高,她真能接受這門婚事嗎?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姑娘的智商情商都很感人,嫁回舅家去,也許反而能過得安穩,就算她說話做事再不靠譜,親娘舅總不會嫌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