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因果(2 / 2)

趙琇自然不會推辭,問明了蔣雯也請了方仁珠,連忙答應下來。

想必蔣雯也知道自己不容易見外客,才會等方仁珠回京,幾個女孩子都湊齊了,才下了帖子。

趙琇在為這次茶會作準備的同時,也往方家去了一趟。可惜方家母女都忙著整理行李,沒多大空閑。她隻能看到方仁珠逾年不見,長高了許多,已經是婷婷玉立的青春少女了,不但容顏更加清麗脫俗,就連氣質也變得更為穩重。

小姐妹倆匆匆閑談了幾句,趙琇因不見方慧珠,隨口問了一句,才知道她在山東的時候就改嫁了。嫁的是個魯南世家出身的讀書人,聽說素有詩名,卻淡泊名利,平日寄情山水,喜歡四處遊曆。他已是娶第二房妻子了,前頭那位早兩年過世了,不曾留下兒女,與方慧珠也算是門當戶對。方慧珠嫁了這麼一位丈夫,也不知心情如何。但看方仁珠與方太太的神情,大概是頗為滿意的。

趙琇便把自己在京中聽說的八卦也告訴了方仁珠。方慧珠的前夫丘惠友,一直未能找到“門當戶對”的妻子,堅持要扶正表妹蔡氏,終究還是如了願。但他以妾為妻,有違禮法,被早就看丘家不順眼的禦史參了一本,把身上的武職給丟了,重新恢複了白身,如今灰溜溜地與妻兒搬回家中依附父母長兄度日。聽聞他如今被嶽家蔡家人纏得心煩。他本身手頭還緊呢,蔡家人卻總愛上他那裏打秋風,蔡氏也總是偏著娘家人。也許是因為有了正妻名份,蔡氏一改過去的殷勤小意,說話都大聲起來了,還時常折磨幾個妾與通房,又攔著不許丘惠友出門花天酒地。夫妻二人口角漸多,一家子吵鬧不停,鎮日不得安寧,也不知丘惠友心裏悔不悔。

方仁珠聽得心中大快,對趙琇說:“知道他如今過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他們家不是好人,害人害己,落得這樣的結局,也是報應。下回母親給姐姐寫信時,我會命人帶一句口信給她,也讓她高興高興。”

趙琇便問:“她如今在夫家過得可好?”

方仁珠微微一笑:“與她從前所向往的日子自然是沒法比的,但魯家是仁厚之家,書香門第,姐夫也是豁達君子,姐姐時常跟著姐夫出門遊山玩水,日子倒也過得悠閑。”

聽起來還真不錯。趙琇猶豫了一下,又問她:“蔣四姐姐邀我們去小聚,你也是要去的吧?雖然你很忙,但她特地等你回到京城才下了帖子,你可別辜負了她的一片心。”

方仁珠笑道:“自然不會。明兒我必去的。多時不見蔣姐姐了,我心裏也想念得緊。”頓了一頓,壓低聲音問,“蔣姐姐忽然回京,是不是蔣家要給她說親事了?”

趙琇也頓了頓,笑問:“你怎麼這樣問?”莫非蔣雯向方仁珠提起過什麼?她知道她們二人平日是有通信的。

方仁珠道:“蔣姐姐自從那年議婚不成,便一直未曾說親,拖到今年,已經不好再拖下去了。我與她平日也有通信,先前她還說會在天津等我,待我北上與她見麵,就請我嚐嚐她家廚子新想出來的美味糕點。可等我到了天津,她卻早已回到京城了。天津蔣知府家的人不肯說她為什麼忽然回京,蔣家又沒聽說出了什麼事。蔣姐姐不是不守信的人,想來必有緣故。走得這樣急,大約是有好姻緣在等著她?”

趙琇隻能苦笑了。蔣雯回京,確實是為了婚事,但是不是好姻緣,還真是見仁見智。

方仁珠又在歎氣:“她若真能得一門好親事,我也為她高興。她明明是那麼好的姑娘,卻被耽誤至今。聽聞蔣知府夫妻也曾為她尋過親事,可他們看中的人家本來還很喜歡她的,等打聽得當年京中流言,就不再提起聯姻之事了。當年雖然蔣姐姐是無辜的,但她差一點與皇後的兄弟訂親,又被皇後說有意入宮,名聲多少受了損傷,更何況她還被人說差一點就嫁給了皇上呢?我們這些知情的,都知道她清白無辜,可世人總是容易叫流言所惑的,這才害得她耽誤至今。”

趙琇心中恍然大悟,怪不得這麼久了,蔣雯一直未能再訂下親事呢。不管那些曾有意說親的人家是否相信她的清白無辜,都害怕被人說是跟皇帝搶人吧?皇後當年多疑猜忌,生生毀掉了蔣雯的姻緣,又害得她遲遲未能嫁出去,結果如今後位空虛,正好讓蔣雯坐上繼後的寶座。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