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歎息(1 / 2)

趙琇見到蔣雯的時候,她的氣色看起來還不錯,心情似乎也挺好。

受邀請來參加茶會的,不僅僅有趙琇與方仁珠,蔣六姑娘、李善文與另外兩位姑娘也都來了。趙琇對後二者不太熟悉,據蔣雯介紹,應該是她在京中結交多年的手帕至交,聽聞前兩年也不在京中,是分別在去年秋天與今年春天回京城的。這兩位年紀都比蔣雯輕,訂了婚卻尚未出閣,性情也都是溫柔開朗的類型。見了蔣雯,倒比趙琇要熱絡幾分。

李善文主要是跟蔣六姑娘和趙琇說話。她如今已經完全是一位端莊穩重的大家閨秀了,半點孩氣不見,隻有偶爾聽蔣六姑娘說到她感興趣的話題時,眼裏才會露出幾分快活來。她是要做太子妃的人,自然不能再象從前小姑娘時自在。經曆了皇後行刺與皇長子儲位危機後,她也成長了許多。從她身上,已經可以看出未來國母的氣度了。

不過在那之前,她還得先適應著做別人的兒媳婦。

方仁珠與那兩位比較陌生的閨秀很顯然都不知道蔣雯很有可能會成為繼後,但李善文是肯定會知道的。也許蔣家與李家之間也早有共識。等蔣雯入宮,李善文嫁給了皇長子,她們就會是一對利益共同體的婆媳,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再添上慈寧宮中的太後,她們三人就是後宮的主人。能不能相處融洽,將是她們日後是否能在後宮舒心度日的關鍵。所以李家特地讓待嫁的李善文前來參加這一場茶會,若換了是別人,李善文才不會接受這樣的邀約呢。

不過,也許是因為年紀的緣故,又或者是因為李善文跟蔣六姑娘更熟悉些,她大部分時候都在跟後者說話,與蔣雯雖然還算融洽,卻不算非常親近。蔣雯對她倒是很親切和藹,但也沒有刻意與她答話的意思。她們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時間相處,如今倒也不必著急。

蔣雯在跟幾位好友聊天,說她在天津時的生活。她是太後的侄女,父親又是天津一地的知府,在那兒再沒有別家姑娘出身地位比她更高了,父母兄弟對她又她,興許是心疼她受了無妄之災,婚事遇挫,所以事事都寵著她,因此她的日子過得頗為自在。無論吃穿都是最好的,隻要帶足了隨從,父母也不攔著她出門。天津這幾年多了不少外洋來的商船,她就總是帶著丫頭婆子到碼頭上看熱鬧,象小威爾斯夫妻這樣知根知底的洋商,也曾不止一次受她邀請到知府後衙來作客,與她說些外洋秩事,送幾樣別致的小禮物哄她開心。

她這次回京,就帶了不少這樣的小玩意兒回來,有小威爾斯等洋商們送的,也有她自己淘換的,都是些別致不俗又不十分貴重的新鮮東西。她拿這些小玩意兒來送朋友,引得小姑娘們都歡喜不已。

趙琇得了一整套鑲銀的玳瑁梳子,十分精美。方仁珠則是一套威尼斯出產的玻璃茶具。蔣六姑娘看到也很喜歡,抱著堂姐的手臂撒嬌:“四姐姐有這樣的好東西,怎的不告訴我?”蔣雯笑道:“急什麼?我那兒還有呢,你若喜歡,回頭自個兒挑去。”蔣六姑娘頓時高興起來。

李善文也得了一套十分精致的玩具屋,據說如今在西洋諸國正流行。那小屋不過兩尺見方大,裏頭卻分隔成了客廳、餐廳、起居室、父母臥室、兒子臥室、女兒臥室、廚房、育嬰室等多個房間,每個房間裏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家具、擺設,還有小小的人偶,看起來就象是一個縮小的西洋貴族家庭。玩具屋的用料樣樣都是好的,做工也極精致,李善文看著可稀罕了,又好奇玩具屋裏種種與國內不一樣的家具擺設是做什麼的。她不好意思纏著蔣雯問,就拉著蔣六姑娘在一旁細細討論。蔣六姑娘平素也曾聽堂姐說些西洋國家的事,因此比她要知道得多些。若遇到兩人都不清楚的事,便胡亂猜測一番。

這兩個小姑娘都是從小就在京城長大,不曾去過外頭,眼界自然有限。方仁珠比她們略強些,聽得她們猜測的十分不告譜,就忍不住加入進去。另兩位姑娘也看著那玩具屋眼熱,圍上來看個不停。小姑娘們嘰嘰喳喳的,說得可熱鬧了。

蔣雯就這麼遠遠地看著她們說話,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看起來似乎是真的心情很好。

趙琇見旁人都離得遠,猶豫了一下,就上前坐在蔣雯身邊,吞吞吐吐地說:“那個……我聽令妹說了一些事……”

蔣雯看了看她,笑了:“你不必如此,我心裏有數的。”

趙琇暗暗鬆了口氣,對她苦笑說:“我自然不敢說什麼,隻是覺得……你委屈了。”居然要嫁給比她大十幾歲又瞎了一隻眼,脾氣還不怎麼好的皇帝,怎麼不委屈?

蔣雯臉上閃過一絲黯然,但很快又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我也沒什麼好委屈的,那畢竟是一國之君。坦白說,全國上下,又有幾個女孩兒有我這樣的福氣呢?更何況,除了他,我也沒法嫁給別人了。”

蔣雯這話並不是隨口說說的。她很清楚自身眼下的處境。雖然當年她入宮的流言是皇後沒事找事,可耐不住消息走漏,知道的人也不少呀。那些與蔣家門當戶對的人家,就算不在乎她曾經與人議過親,又被皇後壞過名聲,也無意冒險擔上與皇帝爭美的名聲,更擔心家族中的傑出子弟會因為結下這門婚事,而前程受阻。若是讓家族中的紈絝子弟承擔聯姻的職責,蔣知府與蔣四太太這邊又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