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歎息(2 / 2)

若是往低一些的門第裏尋,蔣雯也未必就嫁不出去。可是蔣家上下都覺得她受了委屈,又怎會甘心讓她低嫁?所以這幾年遲遲未能替她說定親事,又縱著她在天津自在玩樂。

蔣知府本來都打算,在京外的世家大族裏為女兒挑選夫婿了。本已看中了一個,家世不錯,祖輩曾經入閣,父叔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母族也是書香門第,他本人有秀才功名,人才出眾,性情溫和。蔣知府差一點就與對方交換庚帖了,卻意外得知這家人與堤壩案的一個主犯是世交兼姻親,至今仍未斷了聯係,當即就決定回絕。蔣家因是後族,也知道些內情,堤壩案涉案官員可不僅僅是貪腐瀆職這麼簡單,有多人都曾經與穎王有過勾結。若是蔣雯嫁過去,才發現夫家的罪狀,那時候要她如何自處?蔣家甚至懷疑,那家人特地來結親,會不會就是打算拿蔣家做個擋箭牌?想著即使被朝廷知道了他家的根底,娶了太後的侄女,皇帝也不會追究他們了。

蔣知府卻是不敢冒這個險的。那家的兒子再好,也沒好到能讓他不顧女兒的終生幸福許嫁的地步。更何況,那家人抱著這樣的心思來聯姻,定然與穎王牽涉不小,日後圖謀也不小。若是蔣雯不能令他們滿意,還不知道會遭遇到什麼呢。

自那以後,蔣雯也就死了嫁人的心,隻在閨中自在度日。合適的婚嫁對象,未必就沒有了,若是仔細查訪,一定還能找到。可她實在是灰了心,甚至一度產生過一輩子不嫁人的想法,還念過幾日經,想要做個在家出家的居士,被母親蔣四太太含淚勸阻了。出於孝道,她不再提起這種事,可她心裏是真的覺得,嫁人也沒什麼好的,夫家總不會象自家人一般寵著她,如今自在慣了,日後嫁了人卻要處處忍讓,那種生活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怕。

直到皇後死了,京中的蔣老夫人派人傳信過去,讓蔣雯回家準備入宮事宜,她才想起,原來她還有皇帝可以嫁。親姑姑做婆婆,表侄女做兒媳,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後,還會有誰給她氣受?她連規矩都不必立呢。反正隻要她做得比已故的謝皇後強,就是妥妥的賢後了。

蔣雯誠懇地對趙琇說:“你實在不必為我抱屈。我覺得那樣的日子也沒什麼不好的,除了行動受限,沒法再四處遊曆外,實在是再好不過的親事了。我年紀漸大,能嫁的人越發有限,再拖延下去,還不知會被安排給什麼人呢。皇上好歹是知根知底的,他待我們這些表姐妹又一向和氣。我既不善妒,也不會幹涉朝政,隻要盡到了皇後的責任,他自然就不會與我為難了。日後若有子嗣,一輩子的富貴榮華是一定的。若沒有子嗣,皇長子夫妻倆還能虧待了我不成?我自己過得舒心,家裏人也能安心,何樂而不為呢?換了別家,我還未必有這樣的好處呢。”

趙琇歎息道:“我隻擔心你罷了。既然你心裏有數,我也不好說什麼。各人有各人的人生,隻要你過得開心,嫁誰又有什麼要緊呢?”

蔣雯微笑著握住趙琇的手,低聲道:“好妹妹,我知道你是好心……我也不怕告訴你,昨兒我進宮去給太後娘娘請安,皇上與太子都私下來找過我。皇上向我陪不是,說當年是他疏忽,才使得我受了無妄之災,蹉跎至今,又委屈我嫁給他一個鰥夫。他說他日後一定會好好待我的,讓我與太後、妃嬪、皇子公主們好好相處。日後若是有人敢叫我受委屈,他一定會為我做主。而太子來找我,也同樣是求我答應婚事的。他說寧可我來做他的繼母,至少他信得過我的為人……我還能說什麼呢?有他倆的話,我日後怎麼也不會受苦,可我若是再矯情,就要得罪人了。”

趙琇聽得忍不住又為她歎息。

蔣雯是確定要嫁進宮裏的了,但立後畢竟是大事,三兩月之內都不會完事的。不過據蔣雯說,太後與皇帝都無心大肆操辦,估計等到皇後周年一過,給足了皇長子麵子,便要宣布新皇後的人選了。在那之前,蔣雯會在家裏接受皇後的課程。太後親自派了心腹嬤嬤來教導,課程也是她親自製定的——大約太後也擔心會再出現一位不靠譜的皇後吧。

趙琇已經定了今年八月嫁進廣平王府,倒是要比蔣雯更早一步成為皇家婦。

她們低聲細語,已經討論完了一件大事。蔣六姑娘、方仁珠與李善文她們還在嘰嘰喳喳地研究著新奇的玩具屋。蔣雯看著她們開心的模樣,淡淡地道:“這樣也不錯,日後我進了宮,你們可得多來看我,否則我一個人在宮裏也是寂寞。”

趙琇低笑回答:“放心,有事沒事我都會去看太後和你的。到了明年,善文估計也要嫁入東宮了。你不會寂寞。”

蔣雯眸光流轉,衝她露出了一個溫柔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