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上再度安靜下來,而蔣雯為繼後一事,也成了定局。蔣家暗暗高興了一番,明麵上倒是平靜得很,十分端得住。蔣雯的父母兄弟都依然行事如常,半點不見輕狂樣,倒讓外界都高看了幾分,想想這位蔣家千金為後,至少家教信得過,想來不至於象前頭謝皇後那般荒唐吧?
接下來要擔心的,也不過是後宮兩代女主人都是蔣家女,未來太子妃又是蔣家的姻親之女,蔣家外戚勢力未免過大了。若不是蔣家子弟為官,素來都很低調,也沒出過什麼大錯,所以朝臣們沒說什麼。可相應的,蔣家再出一位皇後,他家子弟在仕途上,恐怕就不會有大出息了。如今他家沒什麼格外出色的人才,倒也罷了,若是日後有了好苗子,卻被外戚身份所限,無法入閣或是做封疆大吏,也不知蔣家會不會後悔?
蔣家會不會後悔,趙琇不知道,但蔣家如今在京城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卻是事實。那日茶會過後,蔣雯就再也沒有邀請過任何閨中密友上門做客了,旁人有什麼宴席要請她,她也是從來不應的。不過蔣家其他女眷,則成了最受歡迎的座上客。
曹蘿出嫁的喜宴上,趙琇就遇上了蔣二太太與蔣六姑娘母女倆。不過她們被一圈兒女眷包圍著,趙琇除了一開始打過聲招呼,與蔣六姑娘說了兩句寒暄的話,就再也沒有機會跟她們詳談了。各家女眷圍著蔣家母女說個不停,一邊奉承蔣二太太,一邊誇獎蔣六姑娘,順便還要打聽一下後者說親了沒有——太後的侄女,未來皇後的妹妹,這是多麼吸引人的好條件呀!
蔣六姑娘這時候已經說定了親事,據說就在前不久,太後有密旨下來,說選定了蔣四姑娘為繼後之後沒兩天,就跟未婚夫家交換了庚帖。其實兩家議親早有時日,隻不過蔣老夫人拿不準蔣四姑娘的心意,不知她會不會答應入宮,所以要留著蔣六姑娘做個備胎,才遲遲沒答應給她定親罷了。其實她父母早給她挑好了人家,也讓她私下見過對方了,原就是所有人都非常滿意的一樁好姻緣。如今在曹家喜宴上說起,女眷們一邊恭喜,一邊在心中暗暗惋惜。
趙家祖孫三人都參加了曹蘿的喜宴,因為是曹家的親友,所以他們隻在曹家吃席,隻有趙瑋受謝襄飛邀請,在曹家露過麵後,又去了曲水伯府喝喜酒。張氏也很疼愛曹蘿,為她得嫁良人而欣喜,至於謝家如今勢敗一事,她倒是不太在乎。建南侯府也曾經敗落過,如今孫子爭氣,還不是重新起來了?謝襄飛聽聞也是個有才能的,隻要他有誌氣,總有撐起家業的一天。再說,他還有皇長子這個外甥呢。
三日後,曹蘿回門,這一天是曹家內部的團圓宴。又過了兩日,曹太夫人便命人來請張氏與趙琇過去商量事。
曹太夫人告訴了她們祖孫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謝襄飛在陪新婚妻子曹蘿回門的那一日,竟請動嶽父曹泰和說情,為他謀到了一個遼東的軍職。若無意外,下個月他就會趕赴遼東邊境駐守了。如今遼東戰事不多,但每年總要打上幾場的,有立軍功的機會,也有送命的風險。然而自古以來,富貴都是險中求。謝家若隻靠皇長子,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東山再起,就算起來了,也會被當成是無用的外戚。謝襄飛是個有誌氣的,不願在家中混吃等死,情願真刀真槍地去拚軍功。隻要有了實打實的功勞,他再回京城,說話的聲音也能大些。他自小享盡了富貴榮華,如今卻想要真正地為家族、為外甥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