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章 三路發兵(1 / 2)

大魏將士兵分三路,荊州一路,蒼梧一路,水師一路。

這三路大軍也是聲勢浩大,其中上路乃是荊州關羽率領十萬大軍,以徐庶為軍師進行的緩緩推進,作為騷擾分兵的一路。

中路則是以曹晦親自為主帥,以魏延張遼趙雲為副帥,以陸遜為軍師的四十五萬大軍,作為主力進攻的一路。

下路則是以卑彌呼為主帥,以魯肅為副帥,足足十五萬的水路大軍,作為側擊的一路。

雖說這三路大軍之中,隻有中路大軍是主力進攻的一路,不過真正對於曹晦來說,他的任務相反是最輕的。

他隻需要在和接下來的劉鹿的博弈之中,不落入任何下風,到時候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不論是上路騷擾的關羽,又或者說是下路側擊的卑彌呼,他們一旦在彼此所在的地方發現了任何空缺,原本配合進攻的一路,隨即也是會變成主攻。

而曹晦所在的主力大軍,到時候也是會從原本的進攻,變成向劉鹿施加壓力,讓劉鹿無法分兵增援。

所謂兵法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便是這個道理。

對於大魏將士的兵分三路,很快南蠻將士也是做出了安排。

盡管之前董雲曾經說要在東瀛大軍的基礎之上,額外再添加五萬大軍,才有足夠的把握進行抵抗。

可是終究這東瀛大軍隻有十萬,剩下來的五萬是大魏將士,所以考慮到了劉鹿正麵戰場的危險重重,最終董雲還是精打細算,為劉鹿省下來了兩萬大軍。

他自己和劉鹿麾下的其他數個將領,率領十八萬大軍,潛伏在這了這鬱林郡沿岸的叢林之內。

從這樣的安排之中,也是不難看出,南蠻將士直接放棄了水路的控製,打算把東瀛將士和大魏將士從水路引到岸上,然後在進行擊破。

這也是眼下最為合適的一個計謀了,畢竟真正論起來水路作戰,南蠻將士就算是有百萬大軍,也絕對無法和這卑彌呼和魯肅分庭抗爭,所以此時放棄水路,倒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隻不過如此一來,在放棄了水路之後,那麼整個鬱林郡的沿海,全部都成為了大魏將士進攻的目標。

到時候隻要大魏將士願意,便可以隨便挑選一個地方,直接就發起進攻。

可以說在這水路的博弈之中,一開始的情況之下,是大魏將士占領的上風。

至於這鬱林郡的北方,那荊州之地的南部,真正當關羽率領十萬大軍一路焚林疾行而來的時候,劉鹿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八萬南蠻將士,帶著彼此的豺狼虎豹,全部都在鬱林郡的北方進行了駐守。

到時候一旦荊州大軍有踏入鬱林郡的打算,雙方就會爆發出來一戰血戰。

雖說在兵力之上,南蠻將士並不占優,可是南蠻將士卻能夠操控野獸,在這叢林茂密的鬱林郡,那也是憑空增添了數萬大軍。

所以就算是真正正麵交鋒,南蠻將士倒也絕對不會落於下風,在彼此互相都並無忌憚的情況之下,不論是曹晦又或者說是董雲,都已經計劃好了這上路將會是一處修羅場!

相比之下,南蠻將士對於中路的安排,卻是相對來說有些防守不足,在得知了大魏將士會派出四十五萬大軍正麵中路進攻的時候,劉鹿卻僅僅隻是在中路安排了二十六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