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其左有山,其右有林,我們可在此伏兵,再施以火攻,必有奏效。”
劉備聞言之後眼神不由得一亮。
“軍師妙計!”
“林中縱火,夏侯惇縱有十萬兵馬,又如何抗衡天地之力?”
“不過,接下來還需要軍師安排具體軍略,此戰,全權由軍師定奪,便是我,也會聽命於軍師。”
劉備說著,將兵符從盒中取出,鄭重的交給諸葛亮。
“還請軍師召集眾將,下命令吧。”
諸葛亮感動之餘,鄭重道:“多謝主公。”
劉備將兵符交給他,便是對他最大的信任。
很快,諸葛亮便將軍令一道道發出。
有條不紊的模樣,令劉備大為欣慰。
雖說,中途有關張二將發發牢騷,頂撞孔明幾句,不過在劉備的強壓之下,關張二將也不敢多言,領命去了。
不過片刻時間,諸葛亮就已經布置好了一場小規模的戰爭,隻等夏侯惇鑽入口袋,便可以收緊口袋,痛擊曹軍了。
“軍師,我也該領兵出城了,宛城城,就交給軍師了。”
“主公放心,我在城中煮好熱茶,等主公大勝歸來。”
“好。”
劉備大笑一聲,持劍走了出去。
……
與此同時。
夏侯惇帶領十萬兵馬,果真是繞道博望坡而來。
原本,陳群建議他穩紮穩打,先駐紮樊城,自樊城出兵攻打宛城。
但夏侯惇卻認為兵貴神速,要給劉備等人無法反應的時間,所以出兵一定要快。
走博望坡雖然會繞上一段路,但卻勝在迅疾出其不意。
不多時,一眾兵馬便來到了博望坡。
見到眼前的山路崎嶇不平,山中林木叢生,枝丫幹枯,陳群連忙對身邊的夏侯惇說道:“夏侯將軍,此地山高林深,要小心敵軍埋伏,我建議分兵而行,十萬大軍分為十隊,每隊先行,待上一隊順利通過,下隊再行即可。”
夏侯惇皺了皺眉頭,心道這陳群真是文人,太過謹慎了。
“若是如此分兵,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夏侯惇說道。
山中縱有埋伏,但至少要兩三萬的伏軍才能有所威脅。
而據他所知,宛城城中的劉軍,加起來也不過才兩萬來人。
還有不少民兵!
難道劉備會舍棄宛城,全軍前來埋伏他不成?
“是會多耗費些時間,不過卻是最為穩妥的辦法。”陳群皺著眉頭說道。
“不行不行,兵貴神速,我在此處多耗費一個時辰,劉備便能多上一個時辰準備,說不定又生出什麼其他的變數來。”
夏侯惇搖著腦袋,但見陳群麵露不悅之色,他也不好把人得罪得太死,當即說了一個折中之法。
“不如這樣,我率七萬兵馬先走一步,長文先生帶領餘下三萬兵馬,待我離開後,再走便是。”
聽了夏侯惇的安排,陳群心中頗為無奈。
不用說,夏侯惇留給他的,肯定是後勤輜重兵馬。
這樣和沒分兵又有何分別?
“將軍,長文先生,丞相不是給了一個錦囊嗎?此時正好可以打開看看。”一旁的副將於禁,忍不住提醒起來。
聞言,陳群輕笑道:“差點將錦囊忘了,將軍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那我拿出來看看。”
夏侯惇也想知道,錦囊裏到底寫了什麼,便立刻從貼身的懷裏拿出錦囊,取出了其中的布條。
上麵,用方正的字體寫道:“逢林點火,逢空城勿入,遇河襲上遊,善待百姓,並以食物誘之。”
看完後,夏侯惇有點懵,對身邊的陳群問道:“長文先生,丞相這是什麼意思?”
陳群看完之後,猶如醍醐灌頂,眼中便浮現出一抹精光。
“我明白了。”
“明白什麼了?”
“山林中除了伏兵,最好的手段便是火攻。”
“熊熊大火之下,別說隻是十萬兵,就算百萬,也能焚燒殆盡。”
夏侯惇也反應了過來,同時有些後怕的忘了一眼麵前的博望坡。
若是他們十萬大軍進入山中,待叢林燃起,十萬大軍能逃出去多少?
畢竟,大火之下,軍令難以有效傳下去。
十萬大軍,瞬間就會亂成一團。
後果不堪設想。
陳群笑了笑,道,“夏侯將軍,命士卒尋找引燃之物,點火吧,這一次,我們便燒光博望坡。”
“可若是林中沒有伏兵怎麼辦?等火勢燃盡,卻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去了。”夏侯惇猶豫了片刻,忍不住問道。
“這是丞相的命令,有無伏兵重要嗎?”陳群反問道。
其實他心中猜測,林中極大概率就有伏兵。
因為如果他是劉備的軍師,就絕不會讓過如此好的機會來埋伏。
這是一個聰明人,必然會考慮到的事情。
除非,劉備的軍師,壓根就沒想過如何對付他們的十萬大軍。
“這……好吧,我這就去準備。”夏侯惇說道。此時正是秋冬之際,柴木易燃之時。
在諸葛亮的安排下。
劉備軍兵分三路。
關羽領三千兵馬埋伏於山中,待山中火起,便突襲夏侯惇的輜重部隊,燒盡糧草,讓夏侯惇的十萬大軍餓著肚子打仗。
張飛領著三千兵馬去了博望城,燒毀夏侯惇臨時屯放在其中的糧草。
趙雲領兩千兵馬守候在博望坡之後,待曹兵自火勢中衝出後,負責追殺逃兵。
至於劉備,則是率領三千鐵騎作為後援,負責支援各部。
各個環節相互聯合,以火勢為信號。
此時。
關羽領兵藏於山中。
他拿著青龍偃月刀,傲然立於一塊巨石之上,身後,是跟隨了他一段時間的義子關平。
“關將軍,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了,曹軍依然未至,莫非曹軍不來了?”關平忍不住問道。
“再等他半個時辰,若是曹軍未至,我正好回去問問那諸葛孔明,是故意消遣本將軍嗎?”關羽傲然道。
“諾。”關平退下了,同樣駐刀而立。
他二人從小習武,體魄遠強於常人,不懼蚊蟲,但普通士卒卻不行,這一個時辰裏,不少士卒身上,臉上,都出現了不少紅色的疙瘩,又癢又腫,難忍至極。
若不是關羽領兵有方,恐怕他們早就抱怨了。
可即便如此,士氣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關羽見狀,正要勉勵幾句,忽然有士兵驚喜的指著遠處:“火……火起了。”
“將軍快看,火起了。”
關羽看去。
果然,隻見遠處瞬間燃起一片火海,在山風吹拂下,火勢越燒越旺,大有將整座博望坡燒盡的意思。
“關平,隨我出戰。”
關羽右手一提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左手一捋自己的美髯,躍下巨石,朝著夏侯惇的後部衝去。
隻是,衝至半路,卻並未聽到曹兵的慘叫,而且遙遙看去,也並未發現曹兵進入博望坡。
關羽頓時一凝眉頭,暗道不對。
這其中,處處透著古怪。
“將軍?”
關平在關羽身邊停下,疑惑問道。
“不對,關平,著你領三百精銳,前去曹軍駐紮處打探,一定要快。”
關羽看著越燒越近的火勢,鄭重說道。
他畢竟是久經沙場之人,此時察覺不對後,立刻改變了原本的計劃。
“諾。”
關平並沒有問為什麼,因為關羽的話對他而言就是天。
領了三百精銳後,關平很快便來到一座山頭,看到了曹兵駐紮在博望坡前的一片空地上,並未進山。
而且,不少曹兵正朝著林中拋射火箭。
而這,才是林中燃起大火的根本原因。
“不好!”
關平臉色大變,慌忙返回,待關羽看來,他立刻道,“將軍,曹軍並未進入博望坡,而且大火是由曹軍引燃。”
“末將猜測,曹軍恐怕已經猜破了軍師的計謀。”關平說道。
關羽神色大怒:“傳令全軍,返回宛城。”
“另外,派人去通知在林中埋伏,引火的兵馬,讓他們速速撤出去。”
他壓抑怒火,轉身離去。
但還沒走出林中,便見到遠處傳來一聲聲慘叫。
看裝束,正是他辛苦訓練的新兵。
他們在山林邊緣,勉強能躲過火勢,但山中之人卻沒那麼幸運了。
山火一起,縱使再多兩條腿,也隻有葬身火海的下場。
“將軍,快走吧,火快來了,再不走就遲了。”關平在關羽的身後喊道。
關羽麵色僵硬,紅色的皮膚在此時更是變成了醬紅色。
“回去!”
大軍連忙返回宛城。
在路上碰見趙雲,關羽臉色柔和了些許。
“關將軍,這是何故?”
“林中火起,為何曹軍沒出來,將軍反而出來了?”
趙雲神色疑惑的問道。
“我們中計了。”
關羽搖搖頭,“隨我先回宛城吧。”
趙雲見狀,也不再多問,沉著心情隨關羽返回。
直到遇見督軍的劉備,關羽才一吐胸中不快。
劉備愕然,但很快就鎮定下來。
“等會見了軍師,你不可言語,我自有主張。”
一行人剛回到宛城城,就碰見了慘敗而回的張飛。
他偷襲博望城,誰知道曹軍在城中留下了不少兵馬。
張飛本就是莽撞的性格,哪裏管那麼多,衝了再說。
結果這一去,就猶如雞蛋碰石頭,被虎豹騎追了十數裏,才堪堪脫身。
張飛本來還有一肚子怒火,可在劉備的強行約束下,也隻好繃著臉,一言不發,跟著劉備進了城。
“主公,為何回來得如此早?”諸葛亮見狀,忍不住皺起眉頭問道。
關羽,張飛同時看了諸葛亮一眼。
多次想要開口,但礙於劉備平日裏的威嚴,便強行忍了下去。
“軍師,事情出現了些許變故……”
劉備將軍情,一一彙報給諸葛亮,沒有半點隱瞞。
聽完後,諸葛亮手中的羽扇頓時不搖了。
怎麼會有人,能看出他的計策?甚至猜出林中有伏兵。
難道,夏侯惇的身邊,也有善謀之人?
這種棋逢對手的感覺,讓諸葛亮說不出的難受。
因為,他自認智計無雙,天下無人出其右,但生平第一戰,便敗了,而且敗得幹幹脆脆。
他用計。
對方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就很憋悶。
“主公……”諸葛亮露出愧疚之色,隻覺得對不起劉備對他的信任。
“軍師不必多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次失利算不得什麼。”劉備出言安慰道。
諸葛亮頓時大受感動。
同時暗暗發誓,下一次,定要讓此人嚐嚐他諸葛孔明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