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左右,趙裕祥將趙向秋四人送到了省城火車站。

火車站的人很多,目之所及,黑壓壓的一片全是人,每個人都背著大小包裹。

有些是像趙向秋他們一樣去上學的,還有一些是目前沒有回城,需要繼續去插隊的村莊或農場幹活的知青。

趙向秋四人隨著人流艱難的往進站口挪動。

有人擔心擠不上火車,也有人想盡快上車搶座位,拚了命地往前擠。

趙向秋此時對後世大家常說的“急啥急,趕火車呀?”有了深刻的認知......

趙向秋四人的車次是晚上9點多的,離上車還有一段時間,隻能在擁擠的候車廳等候。

沒有座位,大家一般坐在自己的行李上,或找個稍幹淨的角落,席地而坐。

趙向秋怕把行李弄髒,用帆布包做遮擋,從空間裏拿了幾份報紙出來,墊在地上。

趙裕繁驚歎道:“大姑,你咋想到帶報紙的?這報紙可真好使,有了它,被子、衣服就不會弄髒了!”

趙向秋笑道:“整理行李時隨手裝的幾份,沒想到派上用場了。”

等車是件很無聊的事,很多人拿出書本來看,趙向秋四人亦是如此......

看書時間過的很快,八點半左右,廣播裏通知趙向秋幾人乘坐的車次開始檢票上車。

原以為隻進站口擁擠,沒想到上車時更擠,大家生怕上不了車似的,爭先恐後的往上擠,連列車員都被擠到了人群外,無法檢票。

趙裕繁、趙裕琇第一次坐火車,還沒來得及仔細打量火車外麵長啥樣就隨著人流匆匆往自己的車廂走......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趙向秋四人出了幾身熱汗,終於上了火車。

臥鋪車廂稍微好點,擠兩下就上來了,普通車廂就難了,趙向秋上車前看到有人怕擠到孩子,拜托裏麵的人幫忙接一下,他們把孩子從窗戶裏塞進去。

還聽到列車員在下麵高聲喊著:“車廂裏的旅客再往裏擠擠,方便下麵的人上車。”

可想而知車廂裏的擁擠程度......

趙向秋四人的鋪位在一起,兩個下鋪兩個中鋪。

將行李歸置好,趙裕繁擦了下額頭的汗,長呼一口氣,感歎道:“坐火車可真累!”

趙裕琇的劉海都被汗濕了,用手連扇幾下風,有感而發的說:“比過年前去供銷社買年貨還擠人,我的午飯都快擠出來了!”

趙向秋從帆布包實則是從空間裏拿出幾個橘子,遞給他們一人一個:“吃個橘子緩一緩,咱們這邊還算好的,硬座車廂那邊才是真的擠。

一天就一趟去京都的車,坐車的人多,擁擠很正常,咱們托了於書記的福,能坐臥鋪,要是硬座,估計是人貼著人,走路的地兒都沒有。”

這會兒能買臥鋪票的,不是單位裏出差的,就是有特殊身份的人,普通人壓根買不到。

趙向秋這節車廂裏有不少年輕人,很多和他們一樣背著行李去上學,一看就是受家裏的關照買的臥鋪票......

趙裕繁接過橘子,驚喜的問:“大姑,你哪來的橘子?”

趙向秋張口就來:“前幾天去縣裏買的,特意留到火車上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