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螳臂當車(1 / 2)

????第一百一十九章螳臂當車

????對於聯合艦隊偵察編隊的六艘重巡洋艦來說,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顯得極為漫長——

????當然,對魯誌剛來說,這一個小時過得非常快。

????繼“山西”號重創了“足柄”號,迫使這艘重巡洋艦退出戰鬥序列之後,“柏林”號大型巡洋艦在一點十九分也擊中了目標,即“鳥海”號重巡洋艦,並且一舉擊沉了這艘參加過兩次硫黃島海戰的戰艦。

????“柏林”號能夠首先擊沉目標艦,除了運氣因素,與其主炮有很大關係。

????早在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就認識到,口徑超過三百毫米的“戰列艦級”主炮在對付巡洋艦的時候,威力明顯過剩。

????俗話說,過猶不及。

????威力過大的穿甲彈在對付裝甲薄弱的巡洋艦時,往往會在引信啟動之前穿透目標,從而降低了對目標造成的損傷。

????這一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多場海戰中早就得到過證實。

????顯然,重巡洋艦也屬於巡洋艦。除了配備了口徑更大、威力更強的主炮之外,重巡洋艦與輕巡洋艦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些隻配備六英寸或者一百五十毫米主炮的輕巡洋艦在排水量上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戰前建造的重巡洋艦,而且在整個大戰期間,各國都沒有建造太多的重巡洋艦,而是提高了輕巡洋艦的地位,並且逐步用輕巡洋艦取代了重巡洋艦。

????說白了,重巡洋艦是“華盛頓條約”框架內的奇特產物,而且隻有日本海軍視若珍寶。

????在認清這一點之後,中國海軍才會在“北京”級大型巡洋艦上配備與“柏林”號一樣的二百八十毫米艦炮,而沒有選擇威力更大的艦炮。當時,如果中國能夠生產、或者說能夠從德意誌第二帝國獲得二百毫米左右的艦炮,甚至不會選擇二百八十毫米艦炮作為“北京”級的主炮。閱讀本書最新章節請到百度搜索:小說網

????主要就是,對付重巡洋艦,二百毫米左右的艦炮就足夠了。

????可惜的是,中國製造不出類似的艦炮,而且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沒有類似的艦炮,能夠提供的隻用用在“德意誌”級與“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上的二百八十毫米艦炮,以及早就停產了的二百四十毫米艦炮。顯然,如果選擇二百四十毫米艦炮,還需要投入經費重啟生產線,非常不劃算。

????實戰再次證明,威力適當的艦炮才能在海戰中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根據了望員觀察到的結果,命中點在“鳥海”號的首部,也就是艦橋前方,即三座呈品字型結構布局的主炮炮塔處。

????當然,了望員的觀察肯定存在一定的誤差。

????戰後,中國海軍對“鳥海”號的殘骸做了考察,還一度想把這艘斷成兩截的戰艦打撈起來,隻是由於費用過於昂貴,而且戰後有大量的過剩軍事物資需要處理掉,也就沒有采取具體行動。

????對“鳥海”號沉沒殘骸考察得出的結論,證明了該艦幸存官兵的話。

????命中點在“鳥海”號前方主彈藥庫的左側,即左舷水線上方大約一點五米處。因為二百八十毫米艦炮的身管為五十五倍徑,炮彈的外彈道極為低伸,所以穿甲彈擊中“鳥海”號的時候與側舷裝甲帶的夾角肯定在六十度以上,並沒有被裝甲板彈開,而是穿透了裝甲,並且貫穿了接下來的兩道縱向艙壁,最終擊中了主炮彈藥庫的裝甲。可以說,這枚穿甲彈的威力十分恰當,在擊穿了主炮彈藥庫裝甲後就引爆了。結果就是,“鳥海”號首部主炮彈藥庫內的數十噸發射藥與數百噸炮彈被引爆。

????爆炸發生後,“鳥海”號就斷裂成兩截。

????僅僅三分鍾後,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重巡洋艦就沉沒了,全艦一千四百多名官兵中,近有不到一百人僥幸生還。

????這個時候,“足柄”號離沉沒也不遠了。

????一點二十三分,“足柄”號在撤出戰鬥序列之後,露天甲板被海水淹沒,艦長在下達了棄艦命令之後,把自己綁在了主桅杆上。有趣的是,並沒有人去解救他。當時,“足柄”號上亂成一團,所有官兵都在爭先恐後的逃命,甚至為了搶奪救生艇而發生火並,維持秩序的軍官當場處決了數十名水兵。隻是,軍官也在逃命。“足柄”號在劫難逃,士氣早已蕩然無存的日本海軍官兵都不想跟著戰艦一同沉沒。他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為自己爭取獲得一絲生存機會。

????當然,另外四艘日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妙高”號在被第一枚大口徑穿甲彈擊中之後,在一點二十五分左右,再次被“山東”號打出的大口徑穿甲彈直接命中。雖然“妙高”號的運氣依然非常好,這枚穿甲彈再次貫穿了艦體,在戰艦右舷外側大約十米處爆炸,沒有形成致命損傷,/tu/ds.jpg

Tip:收藏+分享帝國風雲,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