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螳臂當車(2 / 2)

????在次期間,“妙高”號至少被三十枚一百五十毫米炮彈直接命中,艦體被打得千瘡百孔,暴露在艦體外的設備設施幾乎全被摧毀。

????更要命的是,“妙高”號上的水上飛機庫燃起了大火。

????結果就是,“妙高”號成了一個明晃晃的目標。從一點二十七分開始,“山東”號就沒再由雷達指引炮擊,而是用上了精度更高的主炮測距儀,並且讓四座炮塔分成兩個炮組,各自瞄準目標開火。

????這麼做,除了能夠提高射擊精度,還能提高射擊速度。

????在“山東”號的強大火力打擊下,“妙高”成為第三艘戰沉的日艦。

????一點三十七分,“妙高”號步“鳥海”號的後塵,在首部主彈藥庫被大口徑穿甲彈直接命中之後,迅速爆炸沉沒。

????這次,“山東”號打出的穿甲彈沒有出現威力過剩的情況。

????當然,這也與重巡洋艦的彈藥庫防護有關。

????彈藥庫是戰艦上最關鍵的部位之一,受到了嚴密保護。正常情況下,彈藥庫都在三重裝甲防護之下。結果就是,“山東”號打出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在貫穿了彈藥庫的左側裝甲之後,又打中了彈藥庫的右側裝甲,然後才引爆。所幸的是,這對結果沒有半點影響,依然引爆了彈藥庫內的彈藥。如果“妙高”號的彈藥庫防護稍微差一點,這枚穿甲彈就很有可能貫穿整個彈藥庫,而不是在彈藥庫內引爆。

????與“鳥海”號一樣,“妙高”號在彈藥庫大爆炸後就迅速沉沒了。

????打到這個時候,聯合艦隊的偵察編隊隻剩下了三艘重巡洋艦。雖然這三艘戰艦還沒有被擊沉,/tu/ds.jpg

????離戰沉已經不遠了。更重要的是,在一萬七千米的交戰距離上,重巡洋艦根本無法對主力艦構成威脅,甚至對那三艘大型巡洋艦的威脅也不大。如果考慮到日艦的炮擊命中率,那就幾乎沒有威脅了。

????顯然,對日艦上的官兵來說,這不是什麼好事。

????如果能還手、能對敵艦構成威脅,日艦上的官兵還有拚死一搏的勇氣,可是在根本無法對敵艦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日本官兵的士氣馬上就蕩然無存了。繼續打下去,與送死有什麼區別?

????一點四十分,在“妙高”號沉沒後,剩下的三艘重巡洋艦轉向撤退。

????此時,山本五十六率領的主力編隊還在二十五公裏之外。

????雖然魯誌剛也預料到聯合艦隊的主力即將到達,/tu/ds.jpg

????前麵的戰鬥打得太順利了,而且日本重巡洋艦的表現,讓魯誌剛相信,日本海軍還沒有為戰艦配備雷達,甚至根本就沒有研製出雷達。

????顯然,在夜戰中,魯誌剛沒有必要擔心與聯合艦隊主力突然遭遇。

????更何況,算得上主力的,也隻有一艘在一戰後期建造的“霧島”號戰列艦,其他的都是不經一擊的巡洋艦。

????發現日艦轉向逃跑,魯誌剛立即下達了追擊命令。

????一馬當先的不是快速戰列艦,而是在之前表現不太理想的兩艘大型巡洋艦,即“北京”號與“天津”號。

????事實上,兩艘大型巡洋艦的最快速度不比快速戰列艦高多少,隻是更加靈活。

????做為航母的貼身保鏢,大型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極為重視戰術機動性能,即要求盡可能短的轉向半徑,以及盡可能快的轉向速度。隻有較高的戰術機動性能,大型巡洋艦才能在防空作戰中機動到有利位置上。

????問題是,追擊重巡洋艦並不是大型巡洋艦的主要使命。

????雖然後來美國海軍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出了為航母提供防空掩護之外,還專門用來對付中國海軍的防空巡洋艦,在速度上有較高的要求,其最快航速達到了驚人的三十五節,即便在滿載的情況下也能達到三十三節。/tu/ds.jpg

????在中國海軍中,大型巡洋艦並不經常用於製海作戰,至少在設計的時候,海軍沒有提出相關的要求,因此其最高航速隻要求能夠達到艦隊航母的標準。

????結果就是,“北京”級大型巡洋艦的最高航速低於所有日本的重巡洋艦。

????顯然,兩艘大型巡洋艦在追擊三艘重巡洋艦的時候有點吃力,隻不過追擊行動並沒持續多久。

????隨著聯合艦隊主力到達,炮戰再次開始。舉報錯誤和落後的章節是對來書最大的幫助。章節出錯|更新慢了查看評論加入書簽上一頁返回帝國風雲目錄下一頁推薦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