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2 / 2)

??顯然,這個防護指標,已經超過了戰列艦的基本指標。

??按照定義,戰列艦的防護水準至少要在常規交戰距離內擋住自身主炮打出的穿甲彈,而“喬治五世”級配備的是十四英寸主炮,而其主裝甲帶的防護能力,在通常交戰距離內能擋住最新式的十五英寸穿甲彈,以及部分十六英寸穿甲彈,隻對在大戰期間誕生的十五英寸與十六英寸穿甲彈沒有多少價值。

??此外,“喬治五世”級的水平防護也相當出色。

??建成的時候,“喬治五世”級的水平裝甲厚度為六英寸,即一百五十二毫米。隻是,英國皇家海軍很快就發現,六英寸厚的水平裝甲遠遠不足以應付現代海戰,因此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改造,主要就是在關鍵部位增加了一層厚度為兩英寸,即五十一毫米厚的附加水平裝甲,使關鍵部位的水平裝甲厚度超過了兩百毫米。要知道,即便是晚了好幾年建成的“依阿華”級的水平裝甲總厚度也才兩百毫米出頭,而當時幾乎所有快速戰列艦的水平裝甲總厚度都在一百七十毫米以內。

??問題是,這一改造與“威爾士親王”號、“約克公爵”號沒有半點關係。

??“威爾士親王”號在一九四一年五月才正式服役,而且隨後就參加了圍剿“俾斯麥”號的作戰行動。雖然“威爾士親王”號在這場小規模海戰中的表現極為出色,但是也因此錯過了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機會。等到“威爾士親王”號閑下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完成現代化改造了。

??“約克公爵”號在一九四一年底建成服役,沒有趕上有價值的海戰,但是也沒有機會進行現代化改造。主要就是,在“約克公爵”建成之後,“喬治五世”號就開進船塢,開始現代化改造。按照英國皇家海軍的安排,要到一九四二年底,“約克公爵”號才能進行現代化改造。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喬治五世”號不在此次出征的隊列中。

??第二印度洋艦隊組建的時候,“喬治五世”號的改造工作還沒結束呢。

??出發之前,“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隻來得及做了一些小改動,主要就是增加高射炮的數量,並且在主桅杆頂部安裝了一部對空搜索與警戒雷達,原本設置在後桅杆頂部的對海搜索雷達移動到桅杆中部的平台上,頂部換上了一部炮瞄雷達,“威爾士親王”號還增加了旗艦的必要設施。

??按照英國皇家海軍的標準,“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已經足夠強大了。

??出發的時候,兩艘戰艦上各有十六門一百三十三毫米高平兩用炮,六座八聯裝“砰砰”炮、四座雙聯裝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大約四十門二十毫米“厄利空”機關炮,高射炮總量達到了一百一十門左右。

??光看數量,確實不少,不比當時任何一種防空戰艦差。

??問題是,這些高射炮都管用嗎?

??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從來沒有參與過高強度防空作戰行動,根本就沒有機會檢驗其防空火力的有效性。

??當然,太平洋戰場上的慘烈戰鬥,能夠從側麵說明一些問題。

??拿美國海軍來說,最初的時候,美國海軍主力艦上的副炮也是高倍徑的高平兩用炮,但是很快美軍就發現,這種注重對付中小型戰艦的副炮的射速過低,而且其過遠的射程在防空作戰中根本沒有價值。結果就是,美國海軍很快就在所有快速戰列艦上配備了身管短得多的專用大口徑高射炮。在中等口徑高射炮方麵,“博福斯”四十毫米機關炮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實戰檢驗,而且被多個國家采購與仿製。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上,主要的中等口徑高射炮是“砰砰”炮。這種高射炮的性能如何,根本沒有沒得到過驗證,隻是肯定不會比瑞典製造的高射炮好到哪裏去,不然美國海軍早就采用了。事實上,在規模有限的幾次對空作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就發現,“砰砰”炮的作戰效率並不高,不然也不會在一九四一年開始裝備“博福斯”高射炮。

??由此可見,兩艘快速戰列艦的防空能力隻是看上去強大。

??也許,在北海戰場上,用來對付德意誌第二帝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英國戰艦的防空火力已經足夠了。可是到了印度洋上,麵對已經在戰場上廝殺了兩年,而且多次創造奇跡的中國海軍航空兵,恐怕就沒有那麼理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