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埃爾森特洛就在從聖迭戈到菲尼克斯、也就是鳳凰城的幹道上,而這也是從聖迭戈往東的唯一幹道級公路。
此外,菲尼克斯是美國西海岸地區、或者說是洛基山西麵的第三大城市,同時是亞利桑那州的首府,更是該州唯一的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還在該地區的交通樞紐中心,也是麵向墨西哥的主要貿易城市。
事實上,根本用不著到達菲尼克斯。
從埃爾森特洛往東前進數十公裏,就是尤馬鎮。雖然這座小鎮隻有不到五千人,但是有著極為重大的軍事價值。這就是,從亞利桑那州進入加利福尼亞州的唯一鐵路就得從這裏通過。這條鐵路沒有直接通往聖迭戈,而是從索爾頓湖北麵繞了過去,然後連接到洛杉磯,再分出一條通往聖迭戈。這條分支鐵路最終將達到墨西哥的蒂華納,再折返回來,經納維耐爾城與埃爾森特洛,再轉向墨西哥的墨西卡利。也就是說,這條鐵路在美墨邊境線上來回走了兩遍。
顯然,這是一條至關重要的鐵路。
控製了這條鐵路,就等於控製了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北麵的美墨邊境地區,也就等於掌握了進入墨西哥的鑰匙。
也正是如此,必須首先控製埃爾森特洛,然後進軍控製尤馬鎮。
占領了這兩處地點之後,才能把重點轉向北麵。
顧祝同在這個時候用上陸軍部隊,最大的問題就是,陸軍的後勤保障體係還沒建立,而且空軍也沒有做前沿部署。
要知道,當時隻能把空軍的作戰飛機部署到聖克利門蒂島上。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四個陸軍師隻能得到有限的支援,大部分時候都得靠自己的力量作戰。如果在進軍途中遇到美軍頑強抵抗,那麼這四個陸軍師未必能夠按時完成任務。
是妙棋,則是一舉化解了當時最大的問題。
這就是,陸戰隊的主力部隊全部在北麵,如果讓陸戰隊南下不但路途遙遠,還需要與陸軍交換防區,肯定得耽擱很多時間。
讓陸軍在南麵進攻,等於讓北麵的陸戰隊得到了解脫。
更重要的是,讓十二個陸戰師可以轉身返回位於洛杉磯南麵的登陸場,然後集中兵力攻打洛杉磯。
顯然,這才是顧祝同的主要目的。
雖然已經占領了北島軍港,但是聖迭戈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南端,向北推進到西雅圖有好幾千公裏的路途,因此不可能僅僅依靠北島軍港占領整個西海岸地區,在向北進軍的時候肯定還要奪取其他港口。
這樣一來,攻占長灘港隻是遲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攻占港口隻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利用港口,即讓沿途的港口成為中**隊的後勤補給中心,從而縮短補給線。
也就是說,在占領了長灘港之後,還得設法使其恢複運作。
這樣一來,就必須盡快占領長灘港。
顯然,顧祝同不會笨到舍近求遠,更不會笨到不用已經上岸的陸戰隊,而是從後方調派陸軍去攻打長灘港。
也正是如此,他才需要把北麵的陸戰隊解脫出來。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陸軍承擔南麵的作戰任務。
在第七十七裝甲師出發的當天,就有四個陸戰師轉向返回登陸場,其中就有最精銳的第三陸戰師與第五陸戰師。
按照顧祝同的部署,這四個陸戰師回到登陸場之後,將立即向北推進。
顧祝同沒有規定要在什麼時候攻占長灘港,但是明確提到,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攻占長灘港。
隨後,顧祝同為陸戰師送去了大批工程部隊。
隻要陸戰隊占領了長灘港,就要立即展開重建工作。為此,他還特意讓十二艘掃雷艦留在了登陸場附近。
當然,顧祝同的部署有點多餘。
原因很簡單,美軍在炸毀長灘港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這座港口,甚至放棄了在大轟炸中被燒掉了半個城區的洛杉磯。
也就是說,美軍根本沒有想過在洛杉磯附近死守。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洛杉磯坐落在沿海平原上,雖然東麵與北麵有幾條不算太高,卻較易守衛的山脈,但是南麵卻沒有任何天然屏障,幾乎是門戶大開,也就根本沒有擋住中**隊北上的可能。
事實上,這也是當初選擇在洛杉磯南麵登陸的主要原因。
既然美軍沒有死守洛杉磯,那麼這次的進軍行動就算不是攻占,最多隻去去占領這座被美軍拋棄的城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