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村的孩子都是好樣兒的,明年一定還能出更多的人才。”沈九娘感歎。
想當初她幫著村裏的人致富,可是大家呢?依舊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背後該編排她依舊是編排。
可是,當沈九娘建了書院以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村民對她,不說感恩戴德也差不多了。
原來父母在對待孩子的事情上,無論是什麼年代,都是如此。
現在,村民們對她態度的轉變,還不是因為沈九娘給自己的孩子謀了個好出路。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就是因為上學供不起,如今好了,隻要自己給沈九娘好好幹活,她就讓村子的孩子免費讀書。
將來孩子有出息那就是出人頭地,一飛升天。
哪怕孩子沒出息,識了字也是好的,將來做個掌櫃,做個賬房或者學個醫什麼的,都比當泥腿子強。
熱鬧了一天,洛水村終於恢複平靜,吃過晚飯之後,沈九娘將顧小多叫到身邊。
“小多,我想聽聽你的想法,考試的時候,最後一個論述,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呢?”
“嫂子,你不會要秋後算賬吧。”顧小多往後縮了縮,“嫂子不是說考不好也沒關係嗎?還有下次呢,嘿嘿。”他有些心虛的回道。
沈九娘歎了一口氣,“讀好書,才能出人頭地,你怎麼能在考試的時候寫讀書無用?你這樣怎麼可能考中?”
顧小多不以為然,“嫂子,您覺得讀書有用嗎?”
“難道沒用?像我們普通的莊稼戶想出人頭地,就必須要讀書,通過科舉考試成為人上人,成為一方百姓的好官,為百姓造福。
而你的後代,自然*就高,他們站在你的肩膀上,就能達到更高的位置,你懂嗎?”沈九娘苦口婆心的說著。
門外,劉氏聽著二人的談話,搖搖頭,並沒有進屋,她知道,在教育孩子這方麵,沈九娘比她強,她隻會一味的縱容溺愛,劉氏直接離開回房,卻不知道叔嫂兩個竟然吵了起來。
曾經的小迷弟顧小多,他是敬佩自己的嫂子的,可是他卻不愛讀書,本來對成績不太在乎的他,聽了大家恭賀天天他們中了童生,自己比他們讀的久卻沒中,還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顧小多不理解,“當官有什麼好?像王大人那樣的嗎?他的官一定是銀子買來的,魚肉鄉裏,又昏庸無道,就是有他那樣的人,百姓才過不好日子。”
“所以你若是不想如此,才更應該好好讀書,你站在比他高的位置自然可以整治他們啊。”
“嫂子,你以前從來不會逼我讀書,還說咱們一家人生活的自在就好,可是現在你為什麼變了,也變得市儈了?”顧小多不滿意,他心中覺得委屈,難道人,真的是有銀子就變了嗎?
沈九娘聽了這話,寒心道,“行吧,既然你不聽,就當我沒有說過,你若是覺得讀書不好,那便不用讀了。
你說拳頭才是硬道理,那你就做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吧。”
“嫂子你…你這是侮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