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1 / 2)

對於董問天來說,都梁城畢竟是個陌生城市。

他一邊行走著,一邊欣賞街邊的建築和風景。

如果按照爺爺設定的路線和時間,這個晚上,他應該在都梁城裏住上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叫條小船過了河,再走上個二十來裏路,才能到達目的地杏仁穀。

於是,他決定,就在這都梁城裏找家旅館先住下來。

要說爺爺也真夠細心的,從白蟲鎮出發,乘什麼車到金陵下,再乘船到夫子廟下,第二天從夫子廟乘車到盱眙下,然後再在盱眙城裏住一宿,第二天再找個擺渡的過淮河,尋問路人直進杏仁穀,找到皇甫真人家的院落便可。

一切都事先替他安排的妥妥當當,一切都在那張留給他的紙條背麵寫的清清楚楚。

董問天覺得,這天底下,再沒有人比爺爺愛自己了,也再也沒有人比爺爺更細心的人了。

太陽已經偏西,強烈的光線,照射在半山腰上,閃出縷縷刺眼光芒。

此刻,他的眼睛出現一連串紅色影像,那紅色影像在眼睛裏搖晃著。

那會是什麼東西,他一時沒感覺出來。

等他放眼仔細看去,才發現許多人家門頭或兩側門柱上,吊著一隻隻大紅燈籠。

那些大紅燈籠很是招眼,風一吹,四處搖擺。

搖擺會讓人產生錯覺嗎?怎麼讓人感覺周圍的大地房屋都在晃動?

不細看不知道,細細一看,才想到,這些燈籠,一部分是春節前掛上去的,主家沒有摘下來,曆經風吹日曬,顯得有些陳舊,有些人家的燈籠上,紅色幾乎退盡了,不知都掛了多久。

當然,也有剛剛掛上去的,顯得鮮豔奪目。

董問天知道,這些不時在眼前搖晃的大紅燈籠,一定是哪家的兒子結婚,或者女兒出嫁,或者是哪家的媳婦生娃,又或者是老人過壽,甚至還有可能是哪家的老爺納了妾續了弦。

他覺得,逢上喜事,高掛紅燈籠,白蟲鎮的風俗,跟這裏有幾分相像。

淮河對岸,是一片若大的蘆葦灘,灘塗上生長著一叢叢高大挺拔的蘆葦,那些蘆葦在晚風中不停地搖曳,像**了身子的女人,性感而迷人。

一輪紅彤彤大若磨盤的太陽,像害羞的大姑娘,靜靜地懸浮在那些蘆葦尖上,風一吹,蘆葦向著一邊倒伏下去,那紅日倏地跌落下去,噴射出一縷縷金色的晚霞。

晚霞好像要把那些蘆葦點火燃燒了,也給奔流不息的淮河水麵渡上了一層金色。

在董問天眼裏,這都梁城裏的每條街道,每條小巷,在晚霞映照下,無不透露出漢風唐韻和明清氣息,就像一幅金色的油畫,散發出濃濃的詩情畫意。

就在這詩情畫意的晚霞中,董問天看到,一些青樓女子站在路邊,渾身上下散發著陣陣香氣,他們一個個滿臉堆笑,搔首弄姿,頻頻向路人發起愛昧和色情的眼神。

此刻,一年芳二八女子,挪動碎步,搖晃著小腰,站在了董問天麵前,擋住他的去路。

“公子,請留步”。

那女子輕吐朱唇道。

董問天一看是個小姑娘,年紀與自己相仿。

隻見這姑娘細皮嬾肉,兩眼水汪汪,身著錦茜紅明花抹胸,外披一件單薄透明的粉紅色紗衣,發際間挽著驚鴻髻,斜插著一支掛珠釵。

看上去就是一個小美人。

婀娜多姿,嫵媚誘人。

但眉宇間卻透著幾分哀怨和傷感。

在白蟲鎮長大的董問天,還沒有麵對麵的看過這樣打扮的女孩,一時有點不知所措。

他囁嚅著嘴唇問道:“姑娘,什麼事兒?為什麼要擋住我的去路?”

那女子微微彎腰,抬起胳膊,施了一個禮,然後嬌羞地說道:“公子真是長得玉樹臨風,英俊倜儻,誰看了都會喜歡。小女子就想,您一定是從外地來的吧,一路上奔波行走,定是很辛苦勞累,你瞧,這天色也晚了,我看不如到我們花滿樓歇歇腳,讓小女子我一心侍候公子,以解公子您車船鞍馬之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