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1.3(2 / 2)

畢竟對皇帝來說,納入後宮給個高位分偶爾寵寵,肯定是要比封爵位劃算,建郡主府公主府難道不要錢的嗎?以後那位江小姐在外頭受了委屈還得他幫忙做主,宮外的事情插手起來總歸沒有後宮內的方便,怎麼想都覺得麻煩。

因而為了讓江小姐別入宮爭寵,他們最好都幫忙推一把,把這位小姐的爵位給落實了。京中誰不知道那江氏女貌美嬌憨,才情上佳,什麼書畫女紅樣樣精通,還頗得娘家疼寵,隻怕一入宮就得成為寵妃。

這個忙一定得幫!絕不能讓那人入宮!

眾人一時間都琢磨起來,要怎麼幫忙造勢。還得和娘家通個信,叫他們在前朝也出一把力,促成此時。

唯有一開始提起這茬的嫻妃氣瘋了,她提起這個話題本來就不是為了阻攔江小姐入宮的,反而是希望這人能進來。因為她早知道東太後要把侄女接入宮中了,甚至還想給那位討個貴妃的位分。

嫻妃想著,單獨一個侄女在宮裏,沒人敢跟她爭鋒,位分又那麼高,以後她們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傻子才願意空降個領導呢,她情願叫西宮也送個侄女進來。

到時候皇帝為了不偏不倚,就得給兩個表妹都封個差不多的位分,而宮中總不能在有皇後的情況下封兩個位同副後的貴妃吧?這不是打皇後的臉嗎?所以他倆頂天就是二妃,和自己這個嫻妃平起平坐。

而且當其中一個仗著太後侄女的身份趾高氣昂的時候,他們還能拉另一個侄女出來打擂台。到時候甭管是兩人狗咬狗還是兩宮太後對峙起來,對她都沒壞處,反而能在暗地裏撿便宜,何樂而不為呢。

結果萬萬沒想到,這位西太後居然不樂意!

嫻妃如今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能把西宮拉下水,還惹到了在場其他人的記恨。再有她對於江小姐能封爵位的嫉妒,心中五味雜陳,臉色頓時就不好看起來。

那些妃嬪們一看她這架勢還能不知道她在打什麼小算盤?之前是沒聽到東太後侄女要入宮的風聲,隻當嫻妃這是怕西太後送人進來,如今卻徹底搞明白了。

他們可不覺得多兩個太後侄女是好事,皇後不會樂意多出兩個有背景隻能捧著的高位妃子,慧妃不會樂意有兩個地位相當的和她爭寵,下麵的嬪和貴人就更不想一次性出現兩個需要他們行禮跪拜的空降了。

慧妃看著嫻妃這樣就覺得煩躁,她可不像嫻妃那樣平時就不怎麼得寵,仗著娘家得力封了妃,卻一個月也見不著皇帝幾次。嫻妃當然不在乎有人分寵,她又沒寵,分的都是自己這個慧妃的寵,當真是可惡至極。

此仇不報慧妃咽不下這口氣,所以她立刻就火力全開了,順著江月璿的話給嫻妃潑髒水。

隻見她一臉詫異地捂了捂嘴,眼神斜斜刺向嫻妃:“東太後娘娘居然想叫侄女入宮嗎?這事兒嬪妾倒是從未聽聞,前兒去給太後娘娘請安時,娘娘還沒起這意頭,說是想等陛下開恩科之後為娘家侄女榜下捉婿呢。”

這話東太後確實說過,但對象並不是她要送進宮的四侄女,而是更大一些的三侄女。三侄女不如她四妹貌美,且是太後弟弟家的嫡出女兒,她弟弟官位很低,本也討不到什麼好家世的女婿,從相對貧苦的科舉文人中挑反而是個上上之選。

而四侄女的父親是東太後的哥哥,官位要高上許多,能給她的助力也更多,她當然會選擇這家的女兒、放棄弟弟家的。此前東太後從沒和人說過自己對四侄女的安排,若非身邊人偶然走漏出風聲,江太後和嫻妃也不會提前知道。

慧妃故意混淆其中的區別,讓在場所有人以為東太後一開始根本沒打算送侄女進宮,就是為了叫她們誤以為東太後改變主意都是嫻妃慫恿的。定然是嫻妃自己無寵,於是想攪渾水好搞掉有寵的,自己上位。

這下嫻妃算是有苦說不出了,沒人會相信東太後那邊的變故不是她弄出來的。

即便她說自己也不希望侄女進宮邀寵,那些人也會想著,是不是因為她擔心侄女會入宮,私底下提了一句進行詢問,結果反而讓東太後想起來還可以這麼做?

。您提供大神落雁城的反派式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