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是十三皇子或者阜陽長公主所為,留宜太妃性命並無問題,那素衿換魂又是何等原因。

而此人必然也知道涇陽侯府與蓬萊長生閣之間的關係,不然不會通曉移花接木之術,更不會連續對兄長和素衿下手,但涇陽候府和尚安候府並沒有什麼敵人,蓬萊長生閣縱是盤踞江南,身為江湖一大勢力也是隱世不出,江湖之中知道蓬萊長生閣與涇陽候府之間關係的人也是甚少。

阜陽長公主和十三皇子之間,一定要選一個,必然夜秋離嫌疑更大,阜陽長公主身在皇城,一舉一動都有人看著,想要做這些事並不方便,之間的消息更難得到。

可問題是夜秋離,她從未見過,未曾見過,又是哪來的恩怨,還是說他另有其他身份,一直隱藏在身邊,而她並不知曉。

在她的身邊,同時知道涇陽候府與蓬萊長生閣之間關係的,其實並不多。

江湖之中,除卻本閣,她隻能想到三個勢力,琅琊堂,三千無道,百花莊,同樣的不能排除閣中出了叛徒的嫌疑。

而朝堂之上,知道的不過也隻有涇陽候府一家,身為尚安候的姨夫因為結發夫人早年病逝,也不知道其間關係。

但消失多年的棄子,又怎會和這些勢力有過糾葛?甚至將柱國將軍府的幼女當做擋箭牌。

藏在賀蘭元英背後的那個真正布局之人,掌握了太多。

那人所掌握的,她亦也通曉,但身在明處找不出的暗處之人。

來自琅琊堂、三千無道、又或是百花莊?

思緒萬千,信紙躺在火盆之中被焚燒殆盡。

出神間,卻是猛然想起了一個月前的事,一個月前她發現了武安侯府嫡女江沄沄身上的異常,調查時因為被替代江沄沄的邀月仙子發現,被迫到了小鴛鴦樓,而後來她見到了一個人。

三千無道的掌門人,柏風君,隻是當時她沒有深究柏風君到皇城的原因。

但她知道,柏風君雖然身為三千無道掌門人,江湖之中地位崇高,雖然是殺手組織之長,但卻是三千無道百年來,少有的理智之人,縱是自大也不敢插手朝堂之事。

琅琊堂這般的勢力都不敢輕易染指,蓬萊長生閣多年來隱世不出,此番也是被迫,而落於前兩者,身為殺手始終藏在暗處的三千無道更不可能插手朝堂之事。

除非是利益關係。

而柏風君身為三千無道掌門人,暗中到皇城必然有所圖謀。

回想間,又是記起了多日前在丞相府發生的事,賀蘭元英也曾插手其中,而江沄沄作為三千無道中以“魑魅魍魎”中“魅”為代號的邀月仙子,在丞相府曾與身為柱國將軍府幼女,且兩者之間從未有任何往來的賀蘭元英,有過片刻的針鋒相對。

隱約之間,似是相識。

當時她雖然與素衿對弈,背對二人,但終究是察覺到了異樣。

因為後來貪狼從西麵帶來的消息,她更加能夠肯定當日在丞相府,一切都是賀蘭元英暗裏促成,這必然和其身後之人又以換魂之術救回素衿有關,這其中的前因後果,賀蘭元英必然知曉。

而邀月仙子這般與其針鋒相對,不懼其打斷後麵在皇城之中欲要行使的計劃,其中必然藏著更深的東西。

或許她們之間針鋒相對,卻又不得不聯手。

坐在桌案後,少女緩緩回神,揉了揉眉心。